湖南省稀土资源大规模产业化拉开序幕。
3433
2007-12-27
湖南省是稀土资源大省,科研实力领先全国。然而,多年来,这种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喜人的经济优势,科研实力并没有转化为强大的竞争能力,产业化迟迟没有迈开矫健的步伐。
这种状况有可能迅速得以改观!今年11月,长沙隆平高科园迎来了一位令人瞩目的新成员———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稀土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也同时在此奠基。我省稀土资源大规模产业化由此拉开了大幕。
科研能力首屈一指
稀土,一种神奇的矿物质,有“工业味精”之称。
在钢、铝、镁等金属中,加入丁点儿稀土,就能增强这些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其耐热、耐腐蚀、耐氧化功能;在节能灯生产中,将稀土荧光粉涂抹于灯管内壁,不仅能增加亮度,还可以节电80%……
稀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味精”,已广泛地应用于陶瓷、建材、玻璃、石油化工、汽车、冶金机械等领域,并扩大到超导材料、航空航天、激光等高端技术领域。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富,位居世界首位。我省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稀土资源的省份之一,已探明储量30多万吨。北有岳阳的独居石稀土矿,储量为全国之最;南有永州的离子型稀土矿,储量居全国第二。
作为稀土资源大省,我省稀土科研能力在全国首屈一指。成立于1958年的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是全国最早从事稀土研究的单位之一,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在稀土氧化物、稀土合金、稀土金属材料等方面,科研能力国内领先,曾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60余项,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4项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其中“抗破碎贮氢材料”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上世纪90年代初,该院的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技术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并建成一条小规模生产线,产品出口法、德、美等国。稀土镁、稀土铝合金为该院自主研发的新产品,生产技术获国家专利。2000年该院组建的“湖南稀土新材料科研生产中心”,已成为军用稀土新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100亿产业蛋糕前景诱人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作为稀土资源大省、技术强省,我省稀土产业化却一直没有迈开大步。
“湖南不缺资源,不缺技术,现在一个大市场冒了出来,做大稀土产业蛋糕的机遇来了。”省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刘甲祥,言谈中满是兴奋。
他所提到的市场,是蓬勃发展中的风力发电产业,对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拥有的巨大需求。
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是制造风力发电机的理想材料。这种发电机与普通电机比,体积小,重量轻,寿命更长。目前,国内的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企业已开始大规模采用稀土永磁发电机。湘潭电机集团今年11月下线的就是2兆瓦直驱式永磁发电机。钕铁硼稀土磁体作为新型材料,在我国发展得最成熟,是拉动稀土市场的主要动力,其全球市场容量已超过100亿美元,预计未来20-30年内不会有比它更优异的替代品。
目前1兆瓦风电机组约需使用1吨钕铁硼。显然,这一市场是庞大的。以湘潭电机集团为例,按现有规模,每年需使用钕铁硼稀土磁体1000吨。方兴未艾的风电产业,对钕铁硼稀土磁体的巨大市场需求,不可估量。
与此同时,稀土镁、铝合金等新型材料,市场前景都是一片光明。稀土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金属结构材料”,国际上已普遍把它的使用,作为汽车先进性的标志之一。欧洲每台车的用量已达到9~20公斤。稀土铝钪合金更被认为是新一代航天航空、舰船、兵器用高性能材料,是钛合金的理想替代品。
而这些产品,省稀土院都能生产,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湖南稀土资源如果不能通过深加工加快产业化,将是我省有色工业的一大遗憾。”省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宋建民说。可喜的是,我省相关部门已行动起来,全省稀土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已在紧锣密鼓孕育之中。未来几年,我省稀土产业将着力发展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稀土节能荧光灯、稀土金属与镁、铝合金材料等三大产业,至2013年,我省稀土新材料产业有望达到接近100亿元规模。
产业化之路并非坦途
前景虽然广阔,但要从研究院大规模走向市场,却是“关山”重重。
首先是资金瓶颈。按照稀土研究院的规划,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分二期,首期建设投资为1.8亿元。而建成月产120万支的节能灯项目,需投入1200万元。稀土合金材料也需要大量启动资金。
而该院自2000年划归地方以来,国家每年下达的科研经费很少,科研项目经费常常捉襟见肘。有些科研项目因没有经费被迫中止。要拿出如此多的资金,对于这个年收入仅2000多万元的科研院所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其次是资源制肘。据了解,为加强宏观调控和改善行业管理,自2007年起,国家对稀土的开采和冶炼实行指令性计划。尽管我省稀土资源充足,但我省因稀土产业规模过小,稀土开采并没有列入国家计划范围。目前,省稀土研究院所需稀土资源还需从内蒙、广西等地采购,而本省资源却被一些个体户大量无序开采。
为推进我省稀土产业化步伐,省内稀土专家不久前对全省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要做大做强我省稀土产业,专家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规范和控制全省离子型稀土矿开发。离子型矿富含重稀土元素,经济和战略价值巨大。其他省份都已纳于统一规划之中。我省离子型矿矿藏量丰富,完全可以满足高性能的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所需。但目前全省离子型稀土矿仍处于无序开采之中。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政策,规范和控制我省离子型稀土矿开发,为我省稀土产业化提供资源保障。同样重要的,是要整合省内稀土研发生产资源。有专家建议,可将省稀土院与即将政策性破产的桃江稀土金属冶炼厂重组,充分发挥稀土研究院的科研实力,利用桃冶厂的土地、厂房、设备和熟练员工,组建一个融稀土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基地。
当然,拓宽融资渠道也应提上议事日程。
也许,当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后,我省有色金属工业又将崛起一个巨大的产业。
稀土
稀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词。稀土元素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被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而稀土元素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稀少的土”,简称“稀土”。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镧系,以及钪、钇共17种元素的总称,名称和化学符号分别是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钇(Y),通常又分类为轻稀土(或铈组稀土)和重稀土(或钇组稀土)。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矿种独特,探明储量居世界之首。轻稀土矿以内蒙古(包头)、四川、山东的氟碳铈矿为主,按稀土氧化物计,其工业储量约为4000多万吨,远景储量接近1亿吨;重稀土矿则以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地区的稀土离子型矿为主,其工业储量约160万吨,远景储量约64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