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钙业内人士自省:健康发展“六要”
3266
2009-02-19
虽然相对于塑料加工、纺织、玩具、机电、轮胎橡胶等外向型产业而言,碳酸钙产业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发展势头依然较好。但中国无机盐协会钙镁分会秘书长刘祝增、中国塑协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英俊认为,碳酸钙产业要想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还必须做到“六要”:
一要合理布局。由于碳酸钙是微利产品,是给塑料、涂料、橡胶、造纸等配套的产品,因而产业布局一定要合理,最好围绕这些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布点建厂,同时企业分布不能过于集中,销售半径最好控制在500千米以内,尽可能减少运输费用。
二要上规模。对下游用户来说,大企业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售后服务均有保障。用户更希望与这类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企业大型化是碳酸钙产业的发展趋势。新建企业规模至少在5万吨/年以上,碳酸钙产业的整合目标是:在全国建成50-80个产能在30 -5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全面提升企业及产业竞争力。
三要靠近资源地。新建项目选址最好靠近煤炭、石灰石资源丰富且易开采的地区,以及劳动力成本较低、环境容量较大的地区,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四要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目前我国碳酸钙工艺技术五花八门,能耗相差较大。有的工艺碳化用煤仅90千克/吨,有的则高达160千克/吨;有的工艺石灰石煅烧用煤只需20千克/吨,有的却高达200千克/吨。以5万吨/年碳酸钙装置为例,采用先进节能工艺与落后工艺,一年仅煤耗就相差1.25万吨,也就是相差1000多万元。因此,企业在选择工艺技术时,一定要多调查比较,选择那些技术先进且实用,能耗低、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与设备。否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还可能因能耗与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越来越严格的节能减排与环保要求而遭到淘汰。
五要严格项目审批。虽然石灰石资源是我国最丰富的无机矿物资源之一,但碳酸钙含量在95%以上的优质矿储藏并不多,仅分布在陕西、安徽、广西、广东等少数地区,且大多已经被水泥企业“圈定”。我国水泥年产量达12亿吨,消耗石灰石约10亿吨以上,算上其他产业的用量,年消耗石灰石资源约11亿吨。照此推算,现有石灰石储量不够使用50年。因此,各地在批建水泥及碳酸钙项目时,一定要从严审批,切忌四处布点,搞重复建设。
六要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碳酸钙粉体的最大优势,是其良好的填充性和低廉的价格。除特殊产业外,微粒碳酸钙、微粉碳酸钙和微细碳酸钙的细度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塑料加工、橡胶、电线电缆、涂料、煤化工、饲料添加剂等领域的要求,无需加工成纳米级碳酸钙。因为微粒越细,加工工艺越复杂,工序越多,能耗越高,企业生产成本越高。因此,碳酸钙企业要摒充前两年热炒纳米的陋习,静下心来做适销对路的产品。什么产品适销对路?一种是0.1—5微米的普通重质碳酸钙产品,因其加工成本低,售价只有几百元/吨,通过简单的表面改性即可大量使用,性价比优势明显,消费量大。另一种是市场急需的特色产品,如山西兰花公司的硅胶用纳米碳酸钙、北京市建材厂的油墨用纳米碳酸钙、广西金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香烟过滤嘴用钙粉以及广东恩平化工公司的造纸用纳米碳酸钙等。这类产品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产能产量少,附加值高,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能获得较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