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锰三角”锰产业链环境整治效果显著
5442
2010-07-21
近年来,崇左市的大新县、天等县和百色市的靖西县锰矿储量已超过原来旧“锰三角”――重庆秀山、贵州松桃和湖南花垣的锰矿储量,成为我国新的“锰三角”。
涉锰产业在给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环境带来沉重的“包袱”。因此,国家环保部要求广西所有涉锰行业需在2009年底之前完成环境整治任务,并于今年4月对整治效果进行了核查。核查小组对我区涉锰行业环境整治效果予以充分肯定。
7月12―14日,记者随自治区环保厅组织的“全区涉锰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集中采访团”来到崇左和百色,希望通过探寻两地为涉锰产业与环境保护 “双赢”发展所做出的努力,给全区涉锰整治带来一些启示。
崇左:“金山银山”中的“绿水青山”
崇左,素有“中国锰都”之称。全市锰矿储藏量达1.4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近1/4,占广西锰矿储量的62%,锰业已成为崇左最大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随着全市涉锰行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崇左市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涉锰行业环境整治工作,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
2008年6月,崇左开始组织开展包括电解锰、铁合金、锰粉加工等所有涉锰企业在内的大面积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先后2次组织全市铁合金、电解锰企业业主及市、县环保局领导到桂林全州和湖南、贵州、重庆交界的“锰三角”地区,有针对性地考察,并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应用到整治工作中。
为使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崇左市还连续2年将涉锰行业整治列入全市环保专项行动中,多次组织环保、国土、公安、电力等多部门联合督查组深入各涉锰企业,对涉锰整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对整治中出现的问题,现场予以解决,定期通报整治完成情况。对整治措施没有落实、整治进度缓慢的企业,市环保局直接下达监察书,限期整改。
“此次大范围整治,不仅提高了涉锰企业的环保技术, 也增强了它们的环保观念,涉锰企业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崇左市环境监察支队队长李卫民向记者介绍道。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新分公司,是一家从事锰矿开采和锰系列产品深加工的企业,电解锰年生产规模达5.3万吨,在电解锰、电解二氧化锰环境整治工作中累计投入已达1.2亿元。通过采取循环经济方式,利用矿区内建成的20万t/a硫磺制酸项目余热锅炉,代替硫酸锰、电解二氧化锰生产采用燃煤锅炉,使公司每年减少3万吨标煤消耗和 1200多吨二氧化硫排放;通过采取清污分离、雨污分流的治理办法,对冷却水经处理后回用,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对含铬、含锰废水分类分级处理后回收利用,使电解锰生产的废水实现了零排放。
现在的中信大锰不仅严格执行环保措施,而且厂区环境整洁优美,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完美和谐。
崇左市政府秘书长温志标告诉记者,目前崇左全市95%以上的涉锰企业已基本完成整治工作任务,全市8家电解锰企业中7家已完成整治验收监测,其中3家已通过整治验收;14家铁合金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治验收监测,其中10家已通过整治验收。
通过开展涉锰行业专项整治,崇左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以来,全市电解锰产能增加了4万吨,城镇环境质量不仅没有同步恶化,而且有所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良好。2009年,全市境内左江、黑水河、明江全部达到三类水质,大新县、江州区还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
今年4月,国家环保部在对广西涉锰行业环境整治成果进行核查后,认为该市涉锰行业环境整治“认识高,起点高,成果显著,整治工作处于广西前列”。
百色:从“要我治污”到“我要治污”
锰业,是百色第三大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去年税收达5个亿左右。
前几年,由于生产工艺落后、缺乏环境意识等原因,百色很多电解锰企业的治污设施运行效果差,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治污设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任意排放。
从2009年5月中旬开始,百色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电解锰行业专项执法和环境整治工作,许多生产工艺简陋、无力治污的涉锰企业被依法查处关停,实力雄厚的企业则通过整治和完善治污设施,加强技术改造,增加产能,企业效益大大提高。
靖西县鑫源锰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产高纯电解金属锰的加工企业,目前电解锰产能为4万吨/年,占全区的9%。记者看到,整改后的该公司厂区道路十分干净,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宛若花园一般。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于去年9月启动了锰污染整改治理工作,共投入1600多万元用于改造维护环保设施设备、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在线监测的运营等14大项整改工作。新配套建设了废水收集池、深沉池、应急池、地面初始雨水收集池和含锰废水收集处理池,实现了冷却水和处理后废水的循环使用。
百色市环保局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涉锰行业整治的关键和难点不在技术,也不在于经验,而在于相关企业主的环境意识是否能跟上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要求,是否愿意下决心进行污染整治。
为此,百色市曾多次组成督查组到各电解锰企业进行现场督察,并对企业进行专业的治污指导,还请专家给环保执法人员和涉锰企业负责人上课,让他们对我国电解金属锰产业概况、“锰三角”地区污染整治情况、涉锰行业污染整治要求有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现在,整治后的电解锰企业不仅提高了锰的回收率和水的循环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不少企业还完成了从“要我治污”到“我要治污”的观念转变。
尝到整改甜头之后,许多涉锰企业便开始自觉落实整改任务了。目前百色13家电解锰生产企业已全部完成整治工作,全市电解锰企业都修建了厂区雨水收集沟、各车间污水收集沟、初期雨水收集池、外排废水储存池,规范了排污口,并且安装了PH、六价铬、氨氮、总锰等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含铬废水处理设施以及渣场建设也进一步得到完善。
通过专项整治工作,百色市水环境质量也得以继续保持稳定,百色市及11个县城集中式饮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而且,“交给”右江下游南宁市的水源全部能达到区政府要求的三类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