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钛白粉市场低迷原因分析
3352
2013-07-30
中国粉体网7月30日讯 总体看,1月上、中旬为惯性降价期,1月下旬-3月上旬为僵持期,而今年出现了“只降不涨”维持时间最长的“降价期”,一反往年“过山车”震荡的局面,3月以后市场行情每况日下,西南龙头企业固守低价位运行,二三线企业包括经销商跟随低位操作,许多企业已经临近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以下销售,致使市场悲观情绪此消彼长。
影响钛白粉市场的几大原因:
1、市场需求严重偏疲软,今年以来,国内市场需求一直不振,国际市场“寒流”不减,国际钛白粉生产巨头纷纷抢占国内市场,虽然高喊涨价但实际操作未能提振国内钛白粉市场行情,国内钛白粉企业却以降价应对国际涨价。虽然上半年整体来看,进口产品价格稳中有升,2月18日,康诺斯(Kronos)公司宣布3月1日起上调其钛白粉产品价格,亚太地区提价250美元/吨。其调价对国内市场的整体影响不大,或者说是提振有限。
亚太地区,杜邦(DuPont)7月1日起,提价200美元/吨。特诺(Tronox)6月1日提价175美元/吨,与此前康诺斯宣布提价250美元/吨相比提振效果略强,其三家合计占全球产能37%左右,杜邦(DuPont)更是国内高端市场的绝对“主角”,此次全球范围内的价格调涨对国内的影响主要有二:首先,或拉动外贸走货;其次,增强市场人士对后市的利多预期。尽管这次杜邦(DuPont)和特诺(Tronox)全球范围内调涨对国内市场的提振略强,但仍有限,在国内市场上西南地区某龙企价格参考更具意义,若其为去库存持续低位或再度降价,其他生产商也难抬头。而此时的进口产品代理商对突如其来的调涨消息并不乐观,价格操作比较灵活,毕竟国内需求市场疲软,加之弱势下跌的原料矿,价格止跌并无实质性力好支撑,瞬时出货量难以救市。
2、进出口情况忧多于喜,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统计数据,2013年5月我国钛白进口量20220.602吨,同比去年4月增长44.58%,环比上月增长21.97%;钛白出口33042.094吨,同比去年5月减少21.52%,环比4月增长7.45%。前5个月中出口量有3个月份呈下行状,而进口量则有4个月份呈增长状,利空因素要多于利多。
3、生产成本的增高但未能给钛白粉生产以成本支撑,反而加大钛白粉生产成本更不利销售。正如华东某涂料厂表示,目前钛白粉储备量并不多,只是自己卖不动货,采购原料钛白粉又有何意义呢?如果钛白粉再涨价我们更不会多采购了,只能是用多少买多少啦。钛白粉下游需求疲软与生产商的库存仓位较高是上半年导致市场交投冷清的根本原因。
上海颜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宁科成先生分析说:国内上半年钛白粉市场可谓阵阵秋风遭寒流,只见降价不见底,进入7月钛白粉市场有了新的变化,有厂家开始涨价,但也有继续降价的,看似市场一片混乱。这说明处于亏本状态没有竞争力的小厂家随着市场部分库存较少的大厂家上调价格的机会也“捞一把”,有市场竞争力和原来认为自己没降到位的厂家还是稳定价格或小幅降价争取扩大销售。
总体来说,我国钛白粉市场上半年“只降不涨”相比往年时间最长,需求疲软造成了钛白粉市场的“悲观”,相对我国大环境经济的发展钛白粉行业也无力置身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