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钛白粉总体平均价再度逆势反弹,涨幅0.69%。在6月下旬,钛白粉自2016年第七波涨价潮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石原(ISK)又宣布,自2016年7月1日起,亚太地区销售的钛白粉(二氧化钛)价格上调150美元/吨,这是继2016年4月1日在亚太地区对钛白粉涨价之后的再次涨价。此次涨价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第八波涨潮的开始,似乎一“石”已激起钛白千层浪,行业前景一片灿烂,然而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从国际市场来看,2015年年底时国外巨头关停减产,导致今年钛白粉国际市场出现一定缺口,我国钛白粉出口量因此有所增加,5月我国钛白粉出口71231.552吨,同比增长50.68%,环比增长27.96%,出口均价约在1541.1美元/吨,2016年1-5月钛白总出口284623.731吨,同比增长24.85%。貌似钛白粉国际市场一片向好,但是实际却是在中国以外,除了美国经济较为出色外,其他区域国家的经济大部分都在衰退,钛白粉需求仍不断减少,目前的钛白粉需求缺口,更多是因为自2015年圣诞节过后国际几大钛白粉集团纷纷宣布降低产量造成的,而并非市场的自然需求缺口。
从国内市场来看,虽然钛白粉市场频现涨价潮,但根本原因却是由于截止到去年钛白粉的一路下跌,国内厂商为自救而降产减库存导致的供需矛盾,西南钛白粉龙头企业抓住这一商机,大量接收国外订单,并第一时间宣布涨价,倒逼国内外渠道商与终端顾客拿货,进而引发的此轮上涨行情。在钛白粉价格上涨的同时,外部经济形势并没有明显改善,下游接货氛围也未改观,市场整体走货疲软,厂家多供应前期订单,即使有新订单,也只是零星成交,这样的市场,贸易商的销售压力越来越大,但是提价又是不得不接受的,续涨的动力自然愈见匮乏。
从国内政策来看,环保要求日趋严格,李克强在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中也说:“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坚定不移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使发展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对钛白粉企业来说,环保投入是绕不开的硬指标,目前污染严重的钛白粉产品必将逐渐被淘汰,此时的价格上涨,对于环保严重不达标的中小企业与其说是迈入平稳的上升趋势,不如说是大整顿前的最后疯狂。
综合来看,此次涨价潮对于我国钛白粉企业来说,既是对前几年行业暴跌的价值回归补偿,同时也是企业转型发展的一线生机,利用此时机企业尽量减少库存,积极筹备环保转型,响应最严环保法的号召,放弃重污染工艺,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如此才能进入真正健康、稳定的上涨通道,行业牛途才会更加宽广、踏实。(本网编辑 楚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