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市场概述:高纯镓:节后高纯镓市场,延续了此前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的态势,在全球范围内,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5G 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对以高纯镓为关键材料的化合物半导体需求猛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其充电桩、车载芯片等部件对氮化镓功率器件的大量应用,也极大地拉动了高纯镓的市场需求。国内方面,自出口管制政策实施以来,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与规模优势,在稳定国内供应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高端市场,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尽管企业纷纷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布局新产能,但政策审批流程复杂,新产能释放进度缓慢,难以快速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
高纯铟:五一假期后,这些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使得市场上高纯铟的供应量有所增加。同时,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出货节奏,进一步充实了市场供应。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贸易摩擦等因素,使下游行业对未来市场发展信心不足。企业担心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因此在采购高纯铟时更加谨慎,减少了库存积压,采取按需采购策略,导致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近期价格呈现下跌趋势,缺乏上涨动力。
产品价格:截至目前,目前国内 6N 高纯镓主流成交价在1990元/千克左右,7N 高纯镓主流报价在2130元/千克左右;6N高纯铟国内市场主流价格为3400元/千克,环比上周下跌6.85%,7N高纯铟市场报价在3800元/千克左右,环比上周下跌6.17%,7N高纯铟(非标品)的市场成交价在6875元/千克左右,环比上周下跌8.03%。(所有数据截至5月8日)
上下游市场联动分析:
高纯镓
上游市场:高纯镓生产高度依赖铝土矿和锌矿提炼副产品。近期,铝土矿和锌矿市场供应相对稳定,价格波动不大,为高纯镓生产营造了稳定的原料环境。但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环保政策趋严,可能在未来影响铝土矿和锌矿的开采与供应,进而增加高纯镓生产成本,冲击市场供应与价格体系。
下游市场:高纯镓下游应用广泛,半导体产业是其最大需求端。随着 5G 网络建设加速、数据中心规模扩张,对高性能芯片需求激增,拉动了砷化镓、氮化镓等化合物半导体的生产,直接带动高纯镓需求增长。光电器件领域,LED 照明的普及、红外探测器的广泛应用,以及太阳能电池行业为提升转化效率对高纯镓的应用增加,都使得下游市场成为推动高纯镓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
高纯铟
上游市场:粗铟是高纯铟的主要原料,而粗铟主要从铅锌矿、锡矿冶炼回收。当前,铅锌矿、锡矿开采与冶炼行业运行平稳,但资源日益稀缺、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未来或对粗铟供应形成制约,进而影响高纯铟的生产成本与市场供应稳定性。
下游市场:在 ITO 靶材市场,液晶显示器、触摸屏等电子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对 ITO 靶材需求旺盛,是高纯铟的重要应用领域。半导体行业中,高纯铟在先进制程的特定环节发挥关键作用,行业的技术升级与规模扩张带动对高纯铟需求持续上升。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左右高纯铟的市场走势。
后市市场预测:
高纯镓: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高纯镓市场将维持高位震荡格局。政策层面,出口管制政策持续发力,海外供应紧张状况难以短期内根本扭转。需求端,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对高纯镓的需求将随技术进步进一步增长,特别是半导体产业向更高制程迈进,对高纯镓质量与数量要求将更为严苛。
高纯铟:高纯铟市场目前的市场价格走势呈现下行趋势,但是下游电子和半导体产业的稳健发展,将持续为高纯铟提供坚实需求支撑,预计短期内高纯铟市场会延续弱稳下行局面。(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