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1月16日讯 在 2012 年,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员发布了一篇报道称,他们将一层掺杂有三氟甲磺酰基 - 酰胺(TFSA)的石墨烯镀在硅晶片上,再使用这块硅晶片制成一个太阳能电池,这块太阳能电池的有效转化率可达到 8.6%。现在另外一个团队称他们放弃使用硅材料,而是使用基于石墨烯材料制成了一个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测得的有效转化率达到了 15.6%,刷新了之前的记录。 来自西班牙的海梅一世大学(Universitat Jaume I)和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组成的光伏和光电器件组(DFO)的研究员开发了这
2014年01月16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月15日讯 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石墨烯是已知最薄防腐蚀涂层。石墨烯做金属保护膜已经成功应用,并显著延缓了金属的腐蚀速度,因此石墨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关概念股可留意。 近日,全国首条投入使用的石墨烯生产线在唐山市高新区建华集团正式投入使用,该生产线投产后,年产石墨烯50万克,可实现产值4亿元,并拟申报石墨烯公斤级批量生产专用设备、石墨烯公斤级批量生产制备工艺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石墨烯,用石墨烯制备涂料来提高金属耐腐蚀性方面的潜能,在铜和镍的表面涂上石墨烯的试验证明,用化学气相
2014年01月15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月14日讯 常州立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10日宣布建成中国首条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生产线。同时,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样品成功下线。这标志着常州在石墨烯应用领域又取得新突破,从而推动了石墨烯的产业化进程。 立方能源公司位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去年8月由海归博士张昕领衔创办成立。公司专注于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储能产品研发和商业化应用,面向再生新能源、交通运输、消费电子产品、工业等领域提供高效、可靠的储能元件和系统产品。 记者在该公司生产车间看到,这条超级电容器生产线由多台精密设备组成,产品以石墨烯粉体为原料,最终成品则类似于大号电
2014年01月14日 更新石墨烯,它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质料非常牢固坚硬,在室温状况传递电子的速度比已知导体都快。它一直是我国科学家研究的重点,2013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发展更加迅猛,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还成立了多个产业联盟共同致力于石墨烯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来回顾一下2013年我国石墨烯行业的大事件。 中国攻克技术难题 石墨烯制备进入“膜时代” 中航工业航材院宣布,已突破制备大尺寸、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技术难题,掌握了衬底材料表面晶粒定向受控生长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反应气体分压配比等关键专利技术,在铜箔表面制备出超过12英寸的石墨烯薄膜;更大尺
2014年01月10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月8日讯 众所周知,石墨烯电子性能仍为优异,未来电子产品或超高容量电池开发上都具有极为光明的前景。但该类产业属于新兴产业范畴,尚缺乏统一行业标准。在此环境之下,中国石墨烯标准化委员会对外正式发布1号标准,有助于本土产业进军国际市场。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晶体,人们常见的石墨是由一层层以蜂窝状有序排列的平面碳原子堆叠而形成的,石墨的层间作用力较弱,很容易互相剥离,形成薄薄的石墨片。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石墨烯具有非同寻常的导电性能、超出钢铁数十倍的强度和极好的透光性,它的出现有望在现代电子科技领域引发一轮革命。在石墨烯中,电子能够极为
2014年01月08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月7日讯 近日,中科院电工所马衍伟课题组通过金属镁热还原二氧化碳气体,成功制备出富含孔道结构、高性能的石墨烯电极材料。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型储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其能量密度一直受限于电极材料的性能。 此次研制的基于石墨烯的超级电容器,在水系和有机电解液中表现出优异的功率特性和循环寿命,在功率密度为1千瓦/千克(比功率)时,能量密度高达80瓦小时/千克(比能量),远高于目前商业化的活性炭基超级电容器。结果表明,该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在高功率/高能量
2014年01月07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月7日讯 由于性能超群,应用前景广阔,石墨烯一问世便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 2013年12月25日,重庆石墨烯产业园在重庆高新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正式揭牌。同时,园区企业投资5亿元建设的年产1000万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一期项目正式投产。 2013年12月20日,宁波年产300吨石墨烯规模生产线正式落成投产。 2013年12月16日,山东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济宁揭牌成立。 2013年12月8日,中国石墨烯标准化委员会在泰州成立,并启动中国石墨烯研究及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2014年01月07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月7日讯 日前,中国石墨烯标准化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国石墨烯第1号标准“石墨烯材料的名词术语与定义”,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为中科院金属所、东南大学、泰州石墨烯研究及检测平台、泰州巨纳新能源有限公司及中科院半导体所。该标准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首个明确给出石墨烯关键名词术语和定义的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将有利于我国石墨烯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对我国抢占国际石墨烯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随着对石墨烯研究和开发的不断深入,石墨烯的生产与应用逐步进入了产业化阶段。各石墨烯研究单位和企业在石墨烯
2014年01月07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月6日讯 全球首条设计年产量300吨石墨烯生产线在慈溪建成后,目前正进行设备调试和改进,预计甬产石墨烯系列产品将于春节后面市。 去年12月20日,全球首条石墨烯规模生产线在慈东滨海新区建成,一期项目设计年产量300吨。甬产石墨烯主要应用于新能源、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产业,市场售价为每千克1000元到2000元。 “最近,公司技术人员正对生产线生产设备进行调试,针对前阶段试运行期间发现的相关工艺环节上的问题进行改进与优化,以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与产品质量。”墨西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说,预计春节前
2014年01月06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月6日讯 备受瞩目的、具有全球首条之称的石墨烯规模化生产线上月底在宁波慈东滨海新区建成投产。记者从宁波石墨烯技术相关责任人刘兆平处获悉,目前该生产线正在调试设备,预计一两个月后生产能够有较大进展。 2011年7月,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刘兆平团队成功研制出了石墨烯产业化制备技术。刘兆平昨天告诉记者,月底建成投产的宁波滨海新区石墨烯项目是宁波石墨烯技术的首条产业化生产线。 据悉,宁波石墨烯生产线一期项目年产300吨,二期项目年产1000吨。“技术没问题,但设备联合运行过程中,有些技术难题仍需改进。” 刘兆平称。
2014年01月06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