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价格
  • 报告

客服热线:
18669518389

您所在的位置:
中粉资讯>碳材料粉体价格行情
荷兰成功展示石墨烯纳米带电触头技术

中国粉体网7月5日讯 近日消息,6月13日,来自荷兰Aalto大学的一项研究称,科学家们成功展示了如何利用单个化学键在石墨烯纳米带上建立电触头。石墨烯是一种蜂窝晶格状排列的碳原子单层物质材料,近年来被科学家们看好其在电子领域的无限前景。   室温下工作的石墨烯晶体管需要小于10纳米尺寸的工作条件,这就意味着石墨烯纳米结构需满足仅十来个原子的宽度要求;这些晶体管需要原子级精度的电触头。而来自荷兰的科学家们就成功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一过程的。该研究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为解决上述问题,工作人员利用单个化学键在

2013年07月05日 更新
电子束打破石墨烯单分子层的碳原子键 实现在纳米尺度上书写

中国粉体网7月4日讯 中国清华大学和丹麦理工大学科学家合作,演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电子束有选择地打破石墨烯单分子层的碳原子键,可实现在纳米尺度上书写。该研究证明了以位置和大小都可控的方式来操纵电子,直接在最薄材料石墨烯上书写的可行性。这种纳米书写技术为将来以极高分辨率记录信息、制作微型电子设备中的纳米电路提供了可靠手段,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在原子尺度的轻松书写和精确的电子线路设计。

2013年07月04日 更新
全球最大石墨烯生产线落户重庆高新区

中国粉体网7月2日讯 在第十六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市级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中科院与上海南江集团合作投资5亿元的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项目签约落户重庆高新区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种及灵与重庆墨希公司总经理崔华亭分别在项目合作协议上签字。 据了解,石墨烯被公认为是未来超级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显示屏的生产材料,而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项目拥有全球领先技术,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该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全面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1000万片

2013年07月02日 更新
西格里与三星组建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营销合资公司

中国粉体网7月1日讯 近日,西格里集团近日宣布与三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组建一家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营销合资公司;作为合资双方的三星石化和西格里集团各持有合资公司50%的股份。双方合作的首要目标是为三星和韩国市场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并推动其在工业和电子领域的新应用。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合作预计能为三星保障长期稳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供应,并提高碳纤维在各类三星产品及应用中的普及度,如消费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及工程应用等。而西格里集团生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将成为合资公司的首选材料,且合资公司的中期目标是将业务扩展至亚洲其他地区。      西格里集

2013年07月01日 更新
日本推进碳纤维车加工技术研究 或在2020年投入实际应用

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东丽、丰田和东京大学等将自今年7月起联手开发全面采用重量轻、强度高的碳纤维的汽车。今后将推进加工技术等的研究,到2010年代后半期,将能够提供用于量产车的零部件。最早到2020年,重量减轻6成、安全性更高的汽车将投入实际应用。日本此举旨在积极利用具有优势的尖端原材料,提高环保车的国际竞争力。   碳纤维的重量只有铁的4分之1,而强度则是其10倍。如果用于汽车,有望将燃效提高4成以上。但在加工成零部件时,其价格达到铁的10倍以上,目前碳纤维的使用仅限于一部分高档车,但在普通汽车上采用碳纤维的趋势已经出现,例如美国通用汽车正

2013年06月27日 更新
美利用石墨烯碳纳米管打造出更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阳极

[编者按]利用石墨烯材料打造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是现代电池设计的全新思路,这一选择的辉煌前景是毋庸置疑的。最近,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能够拉开碳纳米管并使其成为石墨烯带(GNR)的新技术,而为锂离子电池创造出更高容量的阳极,为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 在迈向全新的锂离子电池设计道路上,利用石墨烯材料正成为一项新的选择。例如,SiNode Systems利用石墨烯材料打造出高容量、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阳极部份。最近,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们也利用石墨烯进行实验,透过石墨烯纳米带(GNR)的形式来实

2013年06月27日 更新
纳米中心合成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应用于双光子荧光成像

双光子荧光成像技术具有近红外激发、避免光毒作用和光漂白、自发荧光干扰弱及较深的组织穿透深度等优点,在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中受到极大关注。开发具有高双光子吸收截面、生物相溶性好的材料作为双光子荧光探针,是活细胞和深层组织成像研究领域的关键和热点。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宫建茹研究组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N,N-二甲基甲酰胺作氮源,合成了氮掺杂的石墨烯量子点(N-GQD)。该N-GQD纳米材料在近红外飞秒激光激发下发出很强的荧光,双光子吸收截面高达48000GM,远远超过了有机染料分子,为碳材料中所报道的最高值,与半导体量子点材料相当。N-GQD显著

2013年06月25日 更新
石墨烯:21世纪新材料的宠儿

[编者按]来自国外的部分研究机构发现,石墨烯这种材料拥有难以置信的光吸收能力,并且还能把吸收的光波迅速转化为波长更短、频率更高的激光,持续时间为几飞秒。 2004年,两位俄裔英籍科学家将石墨烯成功从石墨中分离。石墨烯集合世界上最优质的各种材料品质于一身,如果说20世纪是硅的世纪,神奇的石墨烯则是21世纪新材料的宠儿。   石墨烯用途非常广泛,是一种被科学家寄于厚望的新型材料。在制造业,它不仅被运用在半导体芯片、太阳能电池、高强度外壳材料等领域,而且在光学方面上,石墨烯也有相当大的用途。   近日据国外媒报道,来自国外的部分研究

2013年06月25日 更新
中丹利用石墨烯的独特性能制造出石墨烯计算机芯片

中国粉体网6月24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纳米科学中心和中国中科院的科学家携手,用仅仅一个分子单层制造出一款晶体管,同时,他们创造性地应用石墨烯的独特性能,用该分子晶体管制造出了一块石墨烯计算机芯片。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设计出体形更小、运行速度更快且更环保的电子设备。 该研究的领导者、哥本哈根大学化学教授卡斯帕·诺亚德说:“石墨烯拥有许多让其他材料望尘莫及的独特属性,这也是科学家们首次证明,可以将一个功能性的元件集成在一块石墨烯芯片上。新研制的石墨烯芯片的首个好处

2013年06月24日 更新
超顺排碳纳米管产业化项目入驻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

中国粉体网6月21日讯 6月18日,由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范守善带领团队研发的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入驻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据悉,该成果历经10余年,实现了从原创性基础研究到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全过程,目前已推出碳纳米管薄膜手机触摸屏等产品,年内产能将达到300万片/月。   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是由高质量的碳纳米管整齐排列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可直接制膜或者拉丝,在触摸屏、超细导线、瞬时加热器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空间。   2002年,范守善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制备出超顺排碳纳米管材料,相关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

2013年06月21日 更新
共3333条,分334页,每页10条,当前显示第280页
1... 277278279280281282283... 334 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