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称,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即使受损后,它也能迅速“再生”,恢复对外供电。新一代电池利用一系列掺有聚合物的碳纳米管片,在电池受损时不止会阻止泄露,还使“创伤面”能自我愈合。
2016年10月24日 更新垂直排列的密集碳纳米管阵列可通过间距的精确控制,来选择性地捕获特定尺寸的病毒。这将无疑降低病毒检测的浓度阈值,并加速识别新病毒的过程。该研究由宾州州立大学的一支跨学科科学家团队主导,研究成果发表在2016年10月7日的《ScienceAdvances》杂志上。
2016年10月20日 更新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通过对桑蚕喂养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国研究人员能够让桑蚕制造出“超级蚕丝”,比正常丝线更结实耐用,导电性更强,这将有望开辟新的方法制造织物、医学植入器等。
2016年10月19日 更新阿联酋马斯达尔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巴基纸”——一种由碳纳米管组成的薄膜。相比于以前开发出的大部分巴基纸,这种新型的巴基纸具有更好的热性能和电性能。根据全球工业分析公司的一份报告,目前全球碳纳米管市场约为50亿美元,其市场份额急剧增长,反映了全球市场范围内碳纳米管的巨大潜力。
2016年10月13日 更新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no Letters》期刊上发表报告称,食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蚕吐出了更加牢固的丝。研究人员称,加固后的丝可被用于耐用的防护织物、生物降解的医用植入物,以及环境友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2016年10月09日 更新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韩国汉阳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他们用碳纳米管制造出新型螺旋纱纤维,其扭曲能力比过去已知的材料高1000倍,可利用其制造出比头发丝还细小的微电机。还可以用于制造微型电机、微型压缩机和微型涡轮机;基于旋转执行器的微型泵可以集成到芯片实验室技术制造的设备上;还可以将其应用于机器人、假肢及各种传感器上。
2016年10月08日 更新北京时间10月7日晚间消息,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伯克力实验室”)教授阿里-加维(Ali Javey)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利用碳纳米管和一种称为二硫化钼的化合物开发出了全球最小的晶体管。
2016年10月08日 更新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发布公告称解决了光子电路运用于光量子计算机的一大限制条件,首次成功将一个完整的量子光学结构集成到芯片上。将帮助光量子计算机早日用于数据加密、大数据超快计算及高度复杂系统量子模拟等领域。
2016年09月30日 更新我国的碳纳米管采暖技术已经在国际上遥遥领先。首舒纳米科技在两年时间内共申请了4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形成了极为严密的技术壁垒,同时还获得了欧盟认证,全面破译美日技术,并且超越各项指标,这标志着我国的碳纳米管采暖技术已经实现了革命性的技术突破,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
2016年09月14日 更新日前,日本富士通公司宣布与美国Mantero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碳纳米管内存(NRAM)研发、制造,这种内存的速度号称是普通闪存的1000倍,预计2018年底正式推出产品。
2016年09月08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