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价格
  • 报告

客服热线:
18669518389

您所在的位置:
中粉资讯> >多晶硅价格行情
多晶硅准入门槛抬高 行业洗牌小企业或出局

近日,一支由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带队的“国家产业调整调研组”造访徐州。调研组阵容极其豪华,囊括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科技部、中编办、知识产权局等数个国家要职部门,多晶硅投资过热成为该调研组重点关注内容。   “这并不是国家第一次调研多晶硅行业的投资过热问题,早先的8月11日,国家数个部委已会商江苏中能、赛维LDK、洛阳中硅等多晶硅企业讨论这一问题。”14日,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配合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达成的共识,新近相关多晶硅投资准入门槛或将出台。   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的基础生产原料,此前因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多晶硅与传统产业钢

2009年09月15日 更新
天威四川硅业建成3000吨级多晶硅项目

四川省重大新能源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7亿元的天威四川硅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日前正式投产。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聂晓夫、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等为第一炉多晶硅产品剪彩。第一炉产品达2000千克左右,产品最大直径达120毫米,经检验,质量达到国际太阳能电池材料先进水平。 该项目生产线采用了国际现代化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其精馏系统、尾气回收系统、还原氢化系统等关键技术和配套工艺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项目采用了美国PPP-E公司18对发热体的大型氢化炉,将副产物四氯化硅的90%加以氢化,转化成三氯氢硅,返

2009年09月15日 更新
美国试制出采用硅墨工艺的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

美国Innovalight试制出了采用硅墨工艺、能量转换效率为18%的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英文发布资料)。该转换效率获得了美国政府研究机构NREL(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及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olar Energy Systems)的认证。   Innovalight的硅墨工艺技术可轻松嵌入到现有的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中。另外,可利用无需真空工艺的印刷技术制造太阳能电池,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Innovalight与多家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合作,在该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

2009年09月15日 更新
泰山压顶:6大“多晶硅王”南辕北辙,高成本负重

多晶硅企业的考验不仅仅来自市场,还有来自成本的长期压力,最终一部分财力不足的多晶硅项目将被逼出局   在多晶硅市场走低的阴霾下,宁夏石嘴山显得分外落寞。这个全国重要的多晶硅生产基地,随着多晶硅项目进度脚步的放缓,渐渐变得落寞,喧嚣和风光不再。   2007年4月,江苏阳光控股子公司宁夏阳光硅业高调宣布年产总规模4500吨、首期年产1500吨多晶硅项目正式动工。江苏阳光当时乐观地预计首期工程在2008年6月底将全部竣工,8月安装调试,10月投产。彼时,江苏阳光对将上马的多晶硅项目酬躇满志:“预计一期投产达标后可实现销售收入约20亿元,创利税

2009年09月14日 更新
亚洲硅业千吨级多晶硅质量国际一流水平

记者从省经委了解到,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千吨级多晶硅(一期)项目经过半年的连续调试和产能释放,所有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公用工程已经全部达到设计能力,运行正常,目前月产高品质多晶硅已近百吨。   据了解,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千吨级多晶硅(一期)项目采用了国际、国内最先进的大型加压节电还原炉等关键核心设备。目前,所有还原炉均已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成功生产出高品质多晶硅,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针对多晶硅生产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四氯化硅处理问题,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氢化炉及其工艺技术进行氢化处理后,重新使副产品四氯化硅转化为中间产品三

2009年09月11日 更新
多晶硅陷了“产能过剩”怪圈

“抑制多晶硅生产规模的过度扩张,我们作为需求方,责无旁贷。”在9月初召开的鲁台会两岸光伏产业合作恳谈会上,主要从事光伏产业投资的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如是评价时下新能源行业———多晶硅产能过剩,“光伏生产商应该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发展少用甚至不用多晶硅作原料的二代光伏产品。”   他的观点也成为包括8名台商在内的两岸光伏生产商的共识。即使是新兴产业,同样存在技术低下的软肋,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山东财政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王传荣教授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光伏产业也不例外,只有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才能克服产能过剩的顽疾。   低端产能过剩已现

2009年09月10日 更新
多晶硅:严格市场准入 加快产业的升级

最近,国家针对多晶硅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严格市场准入,涉及钢铁、水泥、风电、多晶硅等多个行业。之后,又颁布废多晶硅进口禁令,从9月1日开始,中国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不再进口废多晶硅。对于准入门槛的提高以及废多晶硅进口禁令的颁布,国内多晶硅企业表示,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规范国内多晶硅市场,引导产业进入良性循环将起到积极作用。他们同时表示,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节能降耗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政策利好期盼细则出台   国务院出台的调控措施对国内多晶硅乃至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

2009年09月10日 更新
新亚洲总部太阳能设备供应商在上海开设

GT Solar国际有限公司(纳斯达克:SOLR)是一家专业从事提供太阳能产业中硅片、电池、组件和多晶硅生产设备和服务的全球领先供应商,其位于中国上海的新亚洲总部已与今天正式开业。GT Solar新总部将为亚洲公司与GT Solar顺利展开业务提供更多便利,不仅将大大缩短客户获得产品、备件和服务的时间,还可在当地提供产品演示和客户培训。新总部的成立标志着 GT Solar 自2006年首次投资亚洲市场以来的一次重大拓展。“今天对GT Solar来说是振奋人心的一天,”GT Solar总裁兼熟悉执行官Tom Zarrella说道,“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公司在

2009年09月10日 更新
中美合作生产电子级“多晶硅”

近日,记者从铁西区政府了解到,投资总额54.5亿元的高纯多晶硅项目正式落户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 “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料,根据市场预测,太阳能工业到2030年将占到全球能源市场的8%,未来几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的增长幅度约为每年35-45%。”   铁西区政府负责人介绍,辽宁双益硅业有限公司自2004年来一直生产金属级硅,经过两年的运筹,该公司计划向生产多晶硅产业方向发展。该公司通过与美国康泰斯公司的接触洽谈,就合作生产电子级多晶硅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即通过采用美国先进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利用国内丰富的原材料,生产电子级多晶硅产

2009年09月09日 更新
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在成都新津投产

[世华财讯]新津多晶硅项目试产成功,项目年产3,000吨多晶硅。   据中国化工报9月7日报道,由中国成达工程公司设计,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参与承建的新津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于8月底在新津试产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   该项目位于成都市新津县精细化工园区,占地890亩,总投资27亿元。投资方为天威保变和川投集团,七化建于2008年4月进入施工现场,参与合成装置、还原装置、氢化装置和CDI尾气回收等项目核心工程的施工。

2009年09月08日 更新
共951条,分96页,每页10条,当前显示第74页
1... 71727374757677... 96 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