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销往全世界的太阳能电池上,越来越多地用上四川生产的多晶硅材料。昨天,通威股份公告,出资1.91亿元收购通威集团控股的永祥化工50%股权,由此将永祥化工在四川乐山的多晶硅项目纳入上市公司。这是第4家宣布涉足多晶硅项目的四川上市公司。 目前国际市场对多晶硅的需求旺盛,每吨200多万元都供不应求。通威股份昨天披露,永祥公司2007年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000吨多晶硅项目,计划在今年6月投入生产。除此之外,通威还在乐山筹备9000吨多晶硅项目的二期工程,投资近65亿元,2009年上半年将形成生产能力。如果上述1万
2008年02月26日 更新记者2月20日获悉,中央财政决定拨付1157万元,支持连云港市4家企业实施节能减排项目,这些项目将于近期建成陆续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据悉,这4家企业及其受支持项目分别是:江苏新海发电有限公司的余热利用节能改造项目、市研磨厂的年产3500吨硅晶片线切割用微粉生产线节能技改项目.
2008年02月25日 更新天威保变(600550)、 乐山电力(600644)今日发布公告,两公司共同组建的乐山乐电天威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乐电天威硅业公司”)于2008年2月17日与美国多晶硅设备工程公司(下称“多晶硅设备公司”)签订了乐山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设备采购合同,合同总价格近4000万欧元。 2007年12月1日,乐山电力与天威保变签署了关于乐山市新建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的《出资人协议》。乐山电力与天威保变共同出资50000万元,投资组建乐电天威硅业公司。2008年1月18日,经四川省乐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乐电天威硅业公司取得了企业法人营
2008年02月21日 更新2008年产能或将过剩 在上周召开的“2006中国替代能源与电力国际峰会”上,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上游供应商之一Elkem Solar和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商之一BP太阳能均抛出了一致的观点:根据目前国际上各大企业的扩产计划,到2008年多晶硅供应将不再短缺。 Elkem Solar的商务发展总监Christan Dethloff表示,2008年之后,多晶硅的价格将会回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也将随之下降。Christan Dethloff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多晶硅的供给能力在3万多吨,到2008年供给则将翻倍,供需
2008年02月21日 更新伊宁县县委书记李宁平介绍,该县工业园区建设已具雏形,新型工业化发展快速启动。2008年,该县要力促5万吨工业硅、上海众合公司4万吨四高碳化硅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力争到2010年培育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亿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十亿元以上企业2-3家,努力把伊宁县建成“工业强县”,成为伊犁河谷工业经济的排头兵。
2008年02月20日 更新金塔县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提升矿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和工业增长的质量及效益。 做大做强矿产采选加工业,加快资源整合利用步伐,巩固扩大矿产采选规模,铜精粉年生产2万吨,铁精粉50万吨,氧化球团30万吨,铅精粉4万吨,原煤年开采40万吨。同时,大力发展硅产业,形成年产14万吨硅石资源的开发生产。开发轻烧镁、玻镁板、汉白玉、花岗岩等新型建材项目,加快墙体材料革新速度,加大免烧砖、灰砂砖、加砌块等新型节能建材的使用比重。巩固扩大有机化工,加快发展新型生化能源业,以新建化工企业为依托,
2008年02月19日 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正好可以形容目前国内的光伏企业。受多晶硅产能的限制,光伏下游企业“缺米下锅”,这一现状直接催生了多晶硅投资热。但在需求推动下的多晶硅投资热,喧闹的背后其风险正悄悄显现。 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光伏产业驶入政策“快车道”,产能迅速膨胀。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的最主要生产原材料,占据其成本的80%。资料显示,目前多晶硅缺口在6000吨以上。以光伏产业30%的增长速度来测算,到2010年,国内多晶硅的需求将达到8500吨左右。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
2008年02月19日 更新总投资达27亿元的有限责任公司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在新津工业园动工。这是目前在成都动工规模最大的多晶硅项目,预计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 多晶硅是目前半导体产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料,其紧缺的现状让各大上市公司看到了机会,而四川如今已俨然成为国内最集中的投资地。目前,四川吸引的多晶硅项目投资已超过100亿,四川将成为多晶硅业高地。天威四川硅业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川投集团出资9000万元,占注册资本90%;四川省川投光通信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000万元,占资本比例10%。而为了配合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在
2008年02月18日 更新一直以来掣肘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多晶硅原料瓶颈或许将在两年后被打破。瑞银集团能源分析师陈金崇昨天在上海表示,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产能将达到目前的三倍,而中国在太阳能领域将成为全球的一个领导者。 “当前太阳能产业发展主要受到多晶硅高成本的制约。但我们预计,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的产能将达到现在的三倍。”陈金崇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新增产能中有相当一块来自中国。陈金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预计在三年左右时间内,中国将会建立起大规模的多晶硅生产工厂,使用的是改良西门子技术。这样一来,多晶硅生产成本
2008年01月31日 更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梁骏吾代表鉴定委员会宣布,由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4对棒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成套装置”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创新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这表明我国掌握了成熟的千吨级多晶硅产业化核心技术,标志我国已步入世界多晶硅生产强国行列。 “多晶硅是电子信息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战略性基础原料,在全球市场上极为紧缺。”中硅高科公司项目负责人严大洲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采用该技术建成的两条多晶硅生产线已全线投产,形成了
2008年01月29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