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rudha Sumant 是领导阿贡国家实验室的材料科学家,他们目前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合作,使用超纳米金刚石(UNCD)作为基底合成出来的石墨烯。这种合成方式可以保证去除大部分杂质,但是成本上并没有办法降低。
2016年11月24日 更新欧盟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纳米金刚石颗粒抗粘附分子(Anti-Adhesive Molecules)的功能,阻止细菌微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膜共生关系,从而达到生物膜感染的治愈效果。
2015年10月14日 更新美国能源部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构造了一种由石墨烯和金刚石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一系列机械系统高度追求的特性,几乎能够完全克服摩擦。
2015年06月18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讯 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孙方稳研究组,利用光学超分辨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单个自旋态的纳米量级空间分辨率测量和操控,其成像精度达到4.1纳米。研究成果1月2日发表在《自然》子刊《光:科学与应用》上。 了解微纳尺度物体的物理属性及动力学过程,需要纳米尺寸的探测器,纳米尺度的固态量子测量技术因此得到快速发展。但实现高空间分辨率的电磁场等物理量测量,不仅需要高精度的成像和分辨,还需要高精度量子态操控。而通常的光学成像受到衍射极限的限制,分辨率只能达到300纳米左右。 金刚石中的氮—空位色心是金刚石的
2015年01月08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6月23日讯 从燕山大学获悉,由燕山大学田永君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与吉林大学马琰铭教授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王雁宾教授合作,继2013年合成出极硬纳米孪晶立方氮化硼之后再次取得突破,在高温高压下成功合成出硬度两倍于天然金刚石的纳米孪晶结构金刚石块材。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6月12日的Nature杂志上。 天然金刚石在2700多年前被发现以来,一直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的最硬材料。195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利用高温高压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地合成出人造金刚石单晶,掀开了金刚石工业应用的新篇章,成为超硬材料研究的里程碑,从此合成出比天然金刚石更硬的
2014年06月23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5月9日讯 近日,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表面重构的模拟新方法与金刚石表面的自组装碳纳米管阵列”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14年4月16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期刊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面上和重点基金,科技部973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研究计划的支持。 该研究成果由吉林大学鲁少华博士、王彦超讲师、刘寒雨博士、马琰铭教授与北京计算科学中心/美国加州大学的苗茂生博士合作完成。研究发展了表面重构的模拟新方法,发现金刚石表面形成了自组装碳纳米管阵列。研究提出表面不仅可以用作衬底来集成器
2014年05月09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5月5日讯 类金刚石薄膜材料(diamond-like carbon,简称DLC)作为一类非晶碳膜材料的统称,主要由sp3 键(金刚石相)和sp2 键(石墨相)的三维交叉网络混合而成,依制备方法不同可含有一定量氢,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高红外透光性、良好化学惰性和生物相容性等诸多优异性能,在海洋、航空航天、生物医用、微机电、汽车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目前DLC研究领域中还存在高残余压应力、摩擦学不稳定和低成本大面积制备困难等问题,这使其应用受到严重限制。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汪爱英研究团队针对DLC薄
2014年05月05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2月19日讯 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的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风电轴承用氮化硅陶瓷轴承球的研制与产业开发”日前顺利完成验收。 课题实施三年来,取得了重要成效:一是突破氮化硅粉体纳米改性、“自包套”热等静压烧结、低应力柔性精密加工以及大尺寸氮化硅陶瓷轴承球无损检测控制等关键技术,克服了传统成型后“玻璃包套”法HIP烧结成本高的弊端;二是打破国内大尺寸氮化硅陶瓷轴承球加工精度、一致性差,长期依靠国外企业加工的现状,并将?40mm 以上规格陶瓷球加工精度提高到G28级,远高于国内G60级加工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4年02月19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0月30日讯 “超材料”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其能采用天然材料无法做到的方式弯曲、散射或传输电磁波。不过,迄今为止,研制出的“超材料”的魔力还十分有限:只在单层的二维材料上取得了成功;“负折射”特性也只出现在微波范围。对于波长更短的光,比如人眼适应的可见光,还无能为力。 光的相位速度和波群速度控制着光在一种介质中的传播。相位速度决定了波峰和波谷在该介质中的运动,波群速度则描述了能量的传播。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光能的传播永远不会快于光速,因此相位速度虽没有物理限制,但波群速度是有限的。当
2013年10月30日 更新雅化集团5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12年5月24日,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四川中鼎爆破工程有限公司与四川久纳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汉源黎兴物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四川科腾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爆炸法合成纳米金刚石项目一次性试产成功,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投产运行。预计投产后年使用炸药2000-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3000-5000万元、利润总额300-500万元,并逐年增长。 公告称,科腾公司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国际领先的爆炸合成技术,结合雅化集团在爆炸合成专用炸药方面的技术优势,必将形成科腾公司较强的发展动力,为雅化集团进一步延伸产
2012年05月25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