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美国加州时间6月6日,SEMI在其发布的《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报告》中宣布,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达到2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比上一季度下滑了3%。
对此,SEM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jit Manocha表示:“尽管宏观经济不景气,产业环境充满挑战,但第一季度半导体设备出货依然强劲。支持人工智能、汽车和其他增长应用的重大技术进步所需的长期战略投资的基本面仍然健康。”
AI、汽车需求增长,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算力需求持续提升,AI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GPT的参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带动算力需求持续增加,根据CSDN报道,微软为构建ChatGPT的算力构建基础设施,需要将上万颗英伟达A100芯片进行连接。深圳人工智能协会数据,2025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780亿元,2019-2025GAGR可达42.9%。AI的快速发展要求高算力,对设备数量和水平也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也带动的设备需求。
与半导体市场整体“低迷”的现状不同,功率半导体市场异常热闹。伴随着 5G、物联网、新能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具有更宽的禁带宽度、更高的击穿电场、热导率、电子饱和速率及抗辐射能力的碳化硅、氮化镓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2023 SiC功率半导体市场分析报告》,随着Infineon、ON Semi等与汽车、能源业者合作项目明朗化,2023年整体SiC功率元件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22.8亿美元,年成长率为41.4%。同时,受惠于电动汽车及可再生能源等下游主要应用市场的强劲需求,2026年SiC功率元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3.3亿美元。另Yole数据显示,预计到2023年,全球碳化硅材料渗透率有望达到3.75%。
海内外巨头也纷纷锚定这片蓝海。安森美、英飞凌等大厂纷纷收购扩产,抢占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从市场占有率来看,碳化硅功率器件全球主要的市场份额主要掌握在以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科锐、罗姆半导体等为代表的企业手中,前五名的公司所占份额达91%。
国内也有不少SiC器件厂商推出了车规级SiC器件产品,但目前已经在电动汽车上大量出货的国产SiC器件厂商以及产品却还很罕见。不过,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催生出一批高速成长的企业,发力SiC功率半导体,并有不少企业收到国外巨头青睐,国产碳化硅也走进国际供应链。
相对比半导体芯片制造,以SiC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制造对下游制造环节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投资额相对较小,功率半导体采用非尺寸依赖的特色工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高精度光刻机为代表的加工设备依赖不受先进制程约束。
中国半导体市场增速快于全球,国产化逐步突破
此前,SEMI发布的《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达到1076亿美元,较2021年的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5%,创历史记录。具体来看,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占全球销售额26%,达到283亿美元,超出中国台湾(25%)、韩国(20%)、北美(10%),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2022年中国大陆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半导体设备最大市场
资料来源:SEMI,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浙商证券研究所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应用市场以及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应用市场,但是在设备领域的国产化率却极低,外部对于我国半导体行业先进设备的封锁,正是我们常闻的“卡脖子”环节。
中国半导体设备公司2021年全球市占率为1.7%,2019年为1.4%。细分领域来看,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在清洗、热处理、CMP、刻蚀设备等领域已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然而,光刻、量/检测、涂胶显影、离子注入设备等领域,国产化率仍很低,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如今,在全球通货膨胀等背景下,智能手机及个人电脑需求减退,以存储用半导体为主,市场行情恶化。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DC提供的数据,2022年到2023年,半导体行业市场将下降7%。该机构表示,半导体市场最艰难的时期(今年一季度)已经过去了,预测第三季度半导体市场表现会接近预期,第四季度可能会开始增长,整个行业目前处于一个比较低迷的态势。
来源:科技版日报、中国经营网、中国粉体网、手机中国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空青)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