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价格
  • 报告

客服热线:
18669518389

您所在的位置:
中粉资讯>碳材料粉体价格行情
河南煤化省级碳纤维工程中心获批

日前,河南煤化集团永煤碳纤维公司得到河南省科技厅批准,获批建立河南省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获批,显示了永煤公司碳纤维研发的技术水平,对该公司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2013年01月14日 更新
激光操纵磁悬浮石墨烯首次实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27日报道,最近,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在一项研究中,首次实现了用激光操纵磁悬浮石墨烯运动,通过改变石墨烯的温度,能改变它的悬浮高度,控制运动方向并让它旋转,而且演示了阳光也能让石墨烯旋转。这一成果对研究光驱动人类运输工具有重要意义,并有望带来一种新型光能转换系统。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化学协会期刊》上。 磁悬浮已证明对从火车到青蛙各种物体都有效,但至今还没有一款磁悬浮的制动器,将外部能量转化为动能。研究人员解释说,产生磁悬浮是由于物体具有反磁性,会排斥磁场。所有物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反磁性,通常情况下反磁性很弱,无法让

2012年12月29日 更新
淮安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开工

从淮安市政府获悉,12月18日,总投资1.5亿元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在淮安经济开发区开工。 纤维复合材料项目由江苏金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碳纤维电缆线芯。一期工程将于明年6月份竣工投产。整个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1.5亿元,入库税收600万元。

2012年12月28日 更新
美研制出无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功能强大

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在石墨烯薄片上快速生长出碳纳米管,长度可以达到120微米,以形成大量的表面积,更重要的是看起来类似储能超级电容器。研制的这种无缝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或可作为最好的电极界面材料,在诸多储能和电子器件得到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研究人员在高温下通过掺有悬浮型催化剂的薄片在碳衬底上可以制造出高度密集的纳米管。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将铁催化剂和铝氧化物缓冲层置于铜衬底上单独生长的石墨烯层的顶部。当加热时,碳纳米管通过催化像摩天大楼一样在石墨烯层上开始向上生长,它们将铝氧化物层顶起,整个过程看起来就像有很

2012年12月28日 更新
石墨烯“进军”太阳能电池

石墨烯片纳米涂层示意图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在柔性石墨烯片上涂覆纳米线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生产出低成本、透明以及柔韧性佳的太阳能电池,能够在窗户、屋顶以及其他物体的表面使用。 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纳米快报》杂志上,共同撰写者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朴慧星和张胜根(音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副教授塞尔维洁·格瑞特克,以及其他8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 目前大多数太阳能电池由硅制成,由于硅需要高度纯化后再制成晶体并切成薄

2012年12月27日 更新
我高性能纤维领域亟待整合资源

“我国T300级碳纤维的产能已突破1万吨/年,但实际产量约为1千吨/年。”在12月15日举行的中国工程院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及应用高层研讨会上,材料界专家的介绍让人一下子想到了“产能过剩”这个词。但比这更严重的是,T300级碳纤维只是高性能纤维领域的中低端产品,而高端的T700级、T800级碳纤维在我国还处于试验试制阶段,目前主要依赖进口。 中低端的产能过剩,高端的却依赖进口,这种现状令我国材料科学界的专家们十分担忧。为此,中国工程院举办了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及应用高层研讨会,围绕高性能纤维制备、应用创新技术及市场拓展进行研讨,以破解我国高性能纤维

2012年12月21日 更新
石墨烯表面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组(502组)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忠范-彭海琳课题组合作,利用本组新近研制的深紫外激光光电子发射显微镜(DUV-PEEM)和像差矫正低能电子显微镜(AC-LEEM)系统,对调制搀杂制备的具有“马赛克”结构石墨烯进行表面形貌和表面功函数研究,证实了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成功地实现了本征石墨烯区域和氮搀杂石墨烯区域的可控生长。该工作最近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 2012, 3: 1280; doi: 10.1038/ncomms2286)。 利用深紫

2012年12月21日 更新
石墨烯高精度裁剪再添新技术途径

国际学术期刊《应用物理快报》最新一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了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微纳米课题组利用纳米操作机器人在石墨烯可控加工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这是继《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物理化学学报》之后,该课题组科研成果再次获得国内外权威期刊封面刊载。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二维纳米材料。由于石墨烯的物理特性与其几何构型密切相关,因此石墨烯的可控裁剪技术是推进石墨烯器件化并走入实用化的基本前提。目前,科学界已发展出多种石墨烯剪裁方法,但这些方法多以开环模式为主,缺乏必要的信息反馈及精确控制,阻碍着可重复

2012年12月21日 更新
中科院在层石墨烯弯曲特性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编者按:在非约束或弱约束条件下石墨烯在热力扰动下将不可避免发生屈曲,这一过程由两个关键的物理量控制——正常弯曲刚度和高斯弯曲刚度。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魏宇杰等发现单层石墨烯的弯曲刚度和生物细胞膜的弯曲刚度接近,从力学上表明这一材料和生物细胞之间可能轻易产生相互匹配作用。   近期,《纳米通讯》(NanoLetters)期刊上发表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魏宇杰研究员等关于单层石墨烯的弯曲刚度和高斯弯曲特性的论文。   在非约束或弱约束条件下石墨烯在热力扰动下将不可避免发生屈曲,这一过程由两个关键的物理量控制

2012年12月18日 更新
美开发出仅原子大小石墨烯传感器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5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开发出只有原子大小的基于石墨烯材质的微型传感器,用以检测地球高空大气层的微量元素,以及航天器上的结构性缺陷。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技术专家苏丹娜说,两年前其研究团队就开始以石墨烯为基础研究开发制造纳米大小的探测器,以探测大气层上空的原子氧和其他微量元素,从飞机机翼到航天器总线一切的结构性压力。该中心机械系统分部首席助理杰夫·斯图尔特说:“石墨烯最酷的是其自身属性,这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可能性。坦率地说,我们才刚刚开始。” 一年多以前,苏丹娜的团队开始研发基于化学气相

2012年12月10日 更新
共3333条,分334页,每页10条,当前显示第288页
1... 285286287288289290291... 334 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