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价格
  • 报告

客服热线:
18669518389

您所在的位置:
中粉资讯>碳材料粉体价格行情
碳纳米管电极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

碳纳米管森林可以有效替代铂(platinum)电极,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这项新的研究是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进行的。   这种单壁碳纳米管阵列的培育工艺是莱斯大学发明的,具有更大的电活性,而且比铂金更便宜,铂是常见的催化剂,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娄军(Jun Lou)表示,他是莱斯大学的材料科学家。结合新开发的硫化电解质,他们可制成更有效率和更强大的太阳能电池,成本只有目前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的一小部分。   与娄军共同牵头的研究人员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林

2012年04月20日 更新
未来的万能材料:石墨烯

世界上有这么种物质,它透明,有韧性,它极其坚硬,防水,它存量丰富,经济实惠并且它的电阻率是世界上已知物质中最小的。它就是石墨烯,一种拥有完美性能的材料,科学家和企业家都为之着迷。   它早在2004年就被第一次合成出来,但它一直等到2010年才声名鹊起,原因是它的两位发现者俄罗斯籍学者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共同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德烈·海姆在获奖感言中说,石墨烯的应用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由石墨烯做为两极制成的电池样品续航能力是普通电池的10倍,

2012年04月19日 更新
美用碳纳米管合成纳米亲油物质

美国赖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发现,生产碳纳米管时在碳中添加少量的硼,能够获得固态、海绵状且可重复使用的亲油块状物质,它具有极强的吸油能力,有望用于水面漏油的清理。   这是科学家首次将硼添加在纳米管中形成共价键结构且具有极强特性的纳米海绵状物质。两所大学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与美国其他大学以及西班牙、比利时和日本的科学家开展了合作。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网站上。   文章主要作者、赖斯大学材料学研究生丹尼尔·哈西姆表示,他们开发出的物质同时具有厌水性和亲油性。这种纳米海绵状物质的密度极低,内部99%为空气,这

2012年04月19日 更新
美研制出全新碳基半导体“一氧化石墨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16日报道,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米尔沃基分校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碳基材料——一氧化石墨烯(GMO),其由碳家族的神奇材料石墨烯合成,该半导体新材料有助于碳取代硅,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石墨烯的导电、导热性能极强,远超硅和其他传统的半导体材料,而由硅制成的晶体管的大小正接近极限,科学家们认为,纳米尺度的碳材料可能是“救命稻草”,石墨烯未来有望取代硅成为电子元件材料。   但因其太昂贵而无法大规模生产,目前石墨烯的应用非常有限,且迄今与石墨烯有关的材料仅以导体或绝缘体的形式而存在。   该研究团队的成员、力学工程教授陈

2012年04月19日 更新
华丽家族大股东高调进军石墨烯

上海南江集团日前正式确认进军石墨烯,它与宁波中科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正式签约,双方成立合作公司。南江集团是房地产上市公司华丽家族的控股股东。   根据双方签约仪式上透露的信息,双方合作的石墨烯项目,由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石墨烯产业化项目组提供技术,南江集团出资2亿元购买技术转让权。该石墨烯项目年产30吨,今年二季度即可正式投产。   公开资料显示,石墨烯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高、应用潜力非常广泛的碳材料,具有高导电性、高韧度、高强度、超大比表面积等特点,在半导体产业、光伏产业、锂离子电池、航天、军工、新一代显示器等传统领域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

2012年04月17日 更新
日本综合研究所利用爱思强系统成功在300mm晶圆上制得石墨烯

德国爱思强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其BM 300系统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成功投入应用。该系统于2011年安装到AIST研究所设于筑波市的高级无尘室中,并由爱思强的当地服务支持团队进行调试。AIST研究团队的负责人佐藤信太郎(Shintaro Sato)博士在2012年4月10日的美国材料协会春季会议上,公布了实验生长结果。   “AIST成功在300mm的晶圆上生长出单分子层石墨烯,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爱思强纳米技术设备总监Ken Teo博士表示,“BM 300是技术最为先进的石墨烯生产平台,拥有能够精准地输送前置物质成

2012年04月16日 更新
石墨烯产业化项目昨在宁波签约

昨天下午,石墨烯产业化项目签约仪式在宁波喜来登酒店举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与上海南江集团签约,技术交易额达两亿多元,其中一亿元是现金支付,创下宁波史上技术交易费之最。   石墨烯是目前最薄的材料   价格曾比黄金贵10倍多   石墨烯是什么呢?它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   为什么石墨烯这么受重视呢?原来,它是集世界上最薄、最硬、导电性最好、导热能力最强于一体的新材料。比如,导电性优于金属银和铜,强度是不锈钢的100倍,导热性是铜的10倍等。   当然,石墨

2012年04月12日 更新
石墨烯研究获系列进展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环境热电池。电池采用银和金做电极,电极之间连接了一条石墨烯,这一结构可搜集氯化铜溶液中在室温下运动的离子的热能。6个这种器件就可以产生超过2伏的电压。相关研究工作预发表在arXiv上。   韩国电子技术学院研究人员发表在NanoLetters上的研究表明,他们开发出采用电动移动式滚筒压印石墨烯的方法。研究人员用滚筒在柔性衬底的石墨烯层上印制出规则排列的PMMA聚合物溶液,以此作为掩模版对石墨烯进行刻蚀,并制成了晶体管。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Geim和Novoselov针对石墨烯晶体管漏电流过大的问题

2012年04月12日 更新
硅树脂杀出挑战石墨烯

自从2004年科学家们发现石墨烯以来,一股研究石墨烯的浪潮席卷全球。石墨烯是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它不仅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还非常牢固坚硬,而且导电性能极好,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石墨烯这种纳米材料能被用来制造更纤薄、速度更快的电子设备,有望彻底改变计算、电子和医药等领域的现状。   但是,也有科学家偏偏不让石墨烯专美。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有几个科研团队宣称,他们已经研制出了同样纤薄的、仅为一个硅原子厚的硅树脂(silicene),而且他们认为,与石墨烯相比,硅树脂的应用潜力毫不逊色,也有助于科学家们研制出更小更快的电子设备。不过,关

2012年04月12日 更新
碳纳米管存在独特“遥感焦耳热效应”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1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只在纳米领域才有的“遥感焦耳热效应”:当碳纳米管通电时,其附近物体会发热,而纳米管本身却仍然是冷的。研究人员指出,理解这种现象有望带来一种全新的计算机处理器制造方法,其能以更快速度运行却不会过热。   焦耳效应已广为人知,给一根金属线通电时,其中的自由电子会在原子之间来回反射,使原子振动而发热。研究人员想看看给碳纳米管通电时的焦耳效应。他们利用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约翰·卡明斯实验室开发的电子热显微镜技术,绘制出纳米电设备产生热量的位置,观察碳纳米管的通电效果,看

2012年04月12日 更新
共3332条,分334页,每页10条,当前显示第301页
1... 298299300301302303304... 334 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