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我国碳纤维关键技术相继取得重大突破,碳纤维产业规模雏形已具。但原丝落后、研用脱节正制约着碳纤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日前,2012年全国碳纤维产业发展会议在吉林召开,业内专家指出,碳纤维作为复合材料最重要的增强项之一,已被国家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需要多措并举,来提升该行业的产品质量和国内外竞争力。 落后发达国家30年 2003年11月,国产碳纤维第一次第三方独立检测,我国T300级碳纤维抽样产品的3项主要指标,其稳定性存在很大问题。但中国证券网的相关数据显示,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有一两个单
2012年10月11日 更新据介绍,太钢高端碳纤维项目一期投资6亿元,计划于2013年10月竣工,形成每年30吨的产能,其中T800级碳纤维25吨,M55J石墨纤维5吨,达产后年产值超过2亿元,利税2000万元。二期投资14亿元,建设年产500吨级碳纤维生产线和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预计2016年完工,达产后年产值增加25亿元,年利税超过5亿元。
2012年10月11日 更新9月19日,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慈东滨海区的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吨石墨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一期投资2.1亿元,预计年产石墨烯300吨,预计年产值20亿元。 全球首条生产线解决了石墨烯量产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热学、结构和力学性能,以及完美的量子隧道效应、优异的电导率等一系列特殊性质。因为这些性能,它在下一代晶体管、透明导电膜、储能技术、化学传感、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被认为是一种有可能改变世界的新材料。 要实现石墨烯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必须首先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因此,
2012年10月10日 更新1、全球首条生产线解决了石墨烯量产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热学、结构和力学性能,以及完美的量子隧道效应、优异的电导率等一系列特殊性质。因为这些性能,它在下一代晶体管、透明导电膜、储能技术、化学传感、功能复合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被认为是一种有可能改变世界的新材料。 要实现石墨烯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必须首先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因此,首条石墨烯生产线开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研发出了石墨烯批量制备技术,将石墨烯的制造成本从5000 元/克降至3 元/克。估计量产石墨烯产品售价在5-7
2012年10月08日 更新在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低维材料与化学储能课题组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低温快速启动、结构简单、燃料易储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可用于不间断通讯设备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然而,高昂的阳极催化剂成本阻碍了其商业应用。通过载体选择和催化剂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并且有效降低成本。 研究人员以石墨烯为载体,采用步骤简单、环境友好的制备方法,合成了担载型树突状结构的铂镍合金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极大
2012年09月29日 更新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28日(北京时间)报道,最近,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合作,用肉眼看不见的石墨烯薄膜作为涂层,使铜的耐腐蚀性增强近百倍,为恶劣环境下的金属防洪提供了巨大潜力。研究人员指出,用石墨烯薄膜作防腐蚀涂层也意味着在开发保护性涂层方面有了模式性转变。相关论文发表在9月出版的《碳》杂志上。 作为广受关注的新材料,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开发用石墨烯提高金属耐腐蚀性方面的潜能。研究小组通过一种叫做“化学气相沉积”的技术,在800—900摄氏度时使石墨烯紧密贴在铜上,并在盐水中对其进行测试。“我们的成果也是迄今为止所报道的最佳
2012年09月29日 更新据外媒报道,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的研究团队利用新途径,构建出了可用于锂空气电池的多孔分层石墨烯。这种基于气泡构建的石墨烯结构的形态与破损的蛋壳相似,可大大提高锂空气电池的储能容量,未来有望取代应用于电动汽车的传统光滑石墨烯片,解决普通石墨烯在使用中易被微粒阻塞的困扰。相关研究报告发布在近期出版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科研人员表示,自我装配的多层石墨烯片不仅是锂空气电池的理想设计,也可以应用于许多其他潜在的能源存储领域。此外,新型石墨烯材料将不依赖于铂或其他贵金属,可有效降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
2012年09月27日 更新由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陈彧博士领衔的科技团队,经3年多潜心研究,创新设计制备出基于石墨烯的高分子信息存储材料等一系列新型非易失性高分子信息存储功能材料。 这些成果的近20篇论文先后在《先进材料》、《先进功能材料》等国际著名和知名SCI期刊上发表,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英国一家知名期刊对这一成果进行点评时指出,陈彧等制备的器件“存储过程完美,有望成为目前基于硅的半导体存储技术的潜在替代或补充技术”。 非易失性存储芯片(即使关闭电源,存储器仍然能保留存储的信息)在我国每年约有2200亿元的市场总额,但国货却几近空白。在电脑、手机、
2012年09月26日 更新据日经BP社报道,日本帝人化成开发出了配合使用碳纤维的化合物,并于最近开始对外销售。采用这种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可使电磁波屏蔽性能提高5成。 新开发的化合物在聚碳酸酯(PC)中混入镀镍(Ni)碳素纤维。利用经碳纤维强化后的PC所具有的轻量高强度特性,能够实现电子产品机壳所要求的耐久性和轻量性,同时,凭借导电性出色的镀镍碳纤维,实现了高电磁波屏蔽性能。此外还无需实施电镀及涂装等二次加工,因此成本可降低3~5成,同时还可省去溶剂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帝人计划在2016财年实现50亿日元的销售额。
2012年09月26日 更新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学术刊物《高级材料》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碳纳米管形成迄今最小的全息像素,从而获取高清晰度的全息影像,这一技术未来有望提升全息图像的视觉感受。 全息影像技术主要指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这种技术曾展现在许多描述未来生活的科幻电影中。 据报告介绍,研究人员利用只有头发丝七百分之一粗细的碳纳米管传导和散射光线,得到了迄今最小的全息像素。通过把许多碳纳米管排列在一块硅片上,研究人员用这些微小的全息像素拼出了“剑桥”这个英文单词的全息图像。 研究人员海德尔·巴特说,像
2012年09月24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