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价格
  • 报告

客服热线:
18669518389

您所在的位置:
中粉资讯>碳材料粉体价格行情
新型石墨烯纳米材料具良好导电功能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发明一种具调音功能的石墨烯纳米材料,该材料具有潜在的良好导电功能,可用于电子器件中。相关研究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如今,电子器件正变得越来越小,但是科学家预测相关技术已经接近极限,若没有基于硅技术的替代物,将无法获得更小的电子器件。其中,一种可靠的替代物是石墨烯,虽然它不是半导体,但通过改造可具有极好的电学性能。 伦斯勒理工学院Vincent Meunier领导的小组发明的石墨烯新形式,叫作石墨烯“纳米扭动”(graphene nanowiggles)。该石墨烯纳米扭动是由石墨烯纳米带分割成的不同的表面结

2012年01月13日 更新
石墨烯高灵敏一氧化氮传感器件研究取得新成果

石墨烯(Graphene)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蜜蜂窝形式的二维纳米结构,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载流子传导性能,预期在高灵敏、低功耗室温生物化学传感器方面将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传感物质与石墨烯之间的吸附、电荷转移和脱附等相互作用,器件的有效制作方法和性能优化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探索。 一氧化氮(NO)气体一方面是有害气体,另一方面却是重要的生物功能信息传递分子。及时监测呼出气体的NO浓度变化,可对哮喘等肺部疾病的发作提前预警。然而,目前NO呼吸气体测试仪器体积偏大、价格昂贵,而且大都集中在大型医疗机构,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2012年01月10日 更新
用一个石墨烯晶体管实现GHz频带的直接转换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of Technology)2012年1月3日宣布,利用一个石墨烯晶体管(GFET)便制造出了用于微波用途的次谐波混频器(新闻发布资料)。在利用GFET的微波混频器方面,美国IBM已于2011年6月率先开发出了相关产品,但只具备对输入信号和本地振荡器(LO)的信号实施差分与和分的简单功能(参阅本站报道)。此次制造的次谐波混频器凭借更接近实用水平的设计,并运用石墨烯的双极性(ambipolar)特点,与现有的混频器相比实现了电路构造的大幅简化和小面积化。 次谐波混频器是从RF信号直

2012年01月10日 更新
科学家让石墨烯具备磁性

世界上最薄和最强的材料现在具备了磁性,证明它具有潜力可应用于电子设备。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ndre Geim爵士和Irina Grigorieva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 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以网状结构排列。 研究人员在原先无磁性的石墨烯中掺和其它无磁性的原子如氟,或者从网状结构中移除部分碳原子,留下的名叫空穴的空间加入具有磁性的原子如铁原子。Irina Grigorieva博士称,这就像是负负得正。Geim爵士说,可观察的磁性非常小,即使是磁性最强的石墨烯样本也不会吸到你家的冰箱上。

2012年01月10日 更新
中科院上海光源SAXS线站用户:石墨烯液晶研究取得新进展

石墨烯(Graphene),即单层石墨片,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之后纳米碳家族的一个新成员。由于其丰富而独特的性质,石墨烯在场效应晶体管、透明电极、纳米结构及功能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在众多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中,从氧化石墨烯前驱体出发是制备石墨烯宏观材料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而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石墨烯在材料中的有序排列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如果石墨烯或者石墨烯衍生物在溶液环境中能形成液晶,这将为制备石墨烯有序材料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液态组装方法。 在上海光源SAXS线站工作人员的紧密配合下,浙江大学高超教授研究组近期又发现了氧化

2012年01月06日 更新
石墨烯混频器可加速未来电子器件发展

查尔莫斯大学研究人员首次演示了一种采用微波频率的新型分谐波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混频器。这种混频器为未来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为它可以实现紧凑型电路技术,还有可能实现高频率、高集成硅技术。   混频器是所有电子系统的一个关键构成部分,这种设备可以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信号合并成一个或两个复合输出信号。未来可用于太赫兹频率领域,如安全防护。

2012年01月06日 更新
中国宝安申请石墨烯四项专利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叶静 见习记者 林志吟) 继前期宣布石墨烯量产成功后,中国宝安再次公告称已申报石墨烯4项相关专利,其中1项申请已公开,其他3项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已进入公开程序的“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这项专利,其公开日是在2011年11月30日。时隔一个月多月之后,中国宝安才公布这个消息。   昨日晚间中国宝安公告称,目前贝特瑞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与石墨烯相关的专利申请共有4项,其中“锂离子电池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已公开,另外3项申请——超级电容器、电化学制备石墨烯粉体的方法、制备球状石

2012年01月06日 更新
碳纤维软课题为产业布局找准星

吉林石化承担的碳纤维技术、市场调研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软课题项目日前通过中国石油组织的结题验收,为完善碳纤维产业布局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   该项目报告包括国内外PAN(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技术研究、国内外碳纤维市场研究、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碳纤维产业技术经济分析、中国石油碳纤维发展定位分析及产业化发展方案、吉林石化公司千吨级碳纤维装置建设方案等专题。   据了解,软课题研究被业内人士称为零排放的绿色技术。今年以来,吉林石化相继启动炼油优化增产丙烯及汽柴油质量升级项目、纤维基体树脂等复合材料技术和市场调研、聚甲酯项目、聚碳酸酯项目等

2011年12月26日 更新
美研究碳纳米管柔性基板可打造廉价轻便智能设备

美国能源部(DoE)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BerkeleyNationalLaboratory)指出,一种崭新的碳纳米管墨水配方,可望制造出更灵活、更快速、更便宜以及更加耐用的智能设备。 柏克莱实验室表示,这种新材料用途广泛,可用于显示器;或用于监测桥梁、建筑物和飞机等裂缝的传感器;可更积极治疗感染的医疗用绷带;为一次性食用的食品检测是否变质;甚至可将纺织品变身为太阳能板。 在塑料基板上使用柔性电子沉积与喷墨印刷技术,将可制造出能够卷起、折叠的智能型电子设备,甚至能开发出一次性使用的产品,因为运用这种技

2011年12月20日 更新
鲁发碳纤维与青菏电缆合作开发复材芯导线

近日,济南市天桥区驻区企业山东鲁发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与山东青菏电缆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并授予山东青菏电缆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牌匾,近期将进行挂网实验,迈出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线芯棒产业化生产的重要一步。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由轻型的碳纤维复合芯棒和梯型铝合金绞线组成,与常规导线相比,它具有耐高温、大容量、低弧垂、低能耗、重量轻、寿命长等显著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替代传统导线并投入商业运行的产品,实现了电力传输的节能、安全、环保、经济等,是未来输电线路导线的发展方向。

2011年12月19日 更新
共3332条,分334页,每页10条,当前显示第306页
1... 303304305306307308309... 334 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