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碳纤、玻纤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棒材在苏州国宇碳纤公司发明成功。这种棒有内外两层,内层由表面改性碳纤维和固化环氧树脂构成,外层由表面改性玻璃纤维和固化环氧树脂构成,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沿轴向平等排列,均匀分布于固化环氧树脂中。制备方法:先对碳纤维和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然后通过一个装有环氧树脂和加工助剂的浸渍槽,使环氧树脂组合物均匀分布于纤维表面和纤维之间,最后纤维束被引入到圆柱型模具中,在90-150℃下进行预固化,然后在150-250℃的高温下加热固化,得到产品。本发明棒材具有能耗低、重量轻、密度小、抗拉强度大、弧垂性能好、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2011年11月21日 更新11月11日,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碳纤维全自动生产线成功投产。当天上午,中国新材料专家师昌绪等9名院士以及国内近百名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了这条国内第一条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恒神公司还将产业链延伸到碳纤维织物、树脂、预浸料和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于一体,可广泛应用于航空、风电、海洋工程、轨道交通、体育休闲、模具等领域。
2011年11月17日 更新锂离子电池已广泛用于许多电子设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然而,二十年来,稳步提高10-15%之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目前已接近其理论极限,制约它能量的,就是这些电池使用的阴极和阳极材料。因此,近年来,全球都积极追求下一代能源储存系统。 有一种这样的系统就是金属/空气电池,它具有高得多规格能量,胜过现有的大多数原电池和充电电池。 “金属/空气电池是独特的,因为正极活性材料不是存储在电池中,”张基广(Ji-Guang Zhang)博士说,他是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
2011年11月16日 更新兴科集团大连天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花园口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日前开工建设。大连市将以该项目为基础,逐步打造碳纤维产业基地。据介绍,大连天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花园口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对我国储能电池材料国产化、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国产化、新能源汽车等国家倡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循环经济、低碳产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11年11月15日 更新记者在正在举行的中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悉,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线在江苏省丹阳投产。 我国碳纤维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制,但直至本世纪初都没有实现产业化。经过30多名行业专家、50多名各类专业工程师多年研发,目前在丹阳已建成规模化碳纤维生产线,并形成碳纤维系列、树脂系列、织造系列、预浸料系列及复合材料设计应用开发五大系列产品。T300级产品已通过国内外权威机构的检测,并具备年产千吨级的生产能力;而更高等级的T700级产品也已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内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测,有望年底实现批量生产
2011年11月14日 更新自从搭上了“石墨烯”,中国宝安注定不能寂寞。本周二,中国宝安公告称,旗下控股子公司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开发的石墨烯项目,产品开发及中试取得重大进展。今年10月30日开始,石墨烯中试线进行正式生产,达到产量日均1公斤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设备,日产量即可相应提高。目前,贝特瑞公司已确定后续批量化生产工艺路线。” 中国宝安表示,贝特瑞公司已经开展探索石墨烯的应用工作,石墨烯项目相关知识产权申报工作(发明专利等)正在积极进行之中。 消息发布的当天,中国宝安强势放量涨停,周三又继续放量大涨5.69%。不过,昨天即冲高回落4
2011年11月11日 更新8日两市振荡调整,沪指尾盘跳水报收2503.84点,跌0.24%,成交768亿元,环比缩减15%;深成指报收10541.10点,跌幅0.48%,成交不足70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也有所萎缩。 盘面看,煤炭、船舶制造、金融、纺织机械等板块崛起,走势强于大盘,“两桶油”加入护盘行列,但前期表现较强的传媒娱乐、环保行业等开始调整。龙虎榜中,机构共涉7股,无一股获机构净买入。其中,中国宝安[19.35 4.99%]在获一机构买入5883万元的同时,遭遇三机构抛盘7892万元,多空双方共涉金额达1.4亿元,而同日涨停的骅威股份[27.05 -3.53%
2011年11月09日 更新因为石墨烯概念在二级市场出现暴涨暴跌的中国宝安昨日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入开发的石墨烯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已完成了中试线建设、工艺优化和中试生产,并且从10月30日开始,日产量已达到1公斤的目标。 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深圳贝特瑞投入开发的石墨烯项目,产品开发及中试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了中试线建设、工艺优化和中试生产,石墨烯日产量已稳定在1公斤以上,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设备,日产量即可相应提高。目前,贝特瑞公司已确定后续批量化生产工艺路线。与此同时,贝特瑞公司已经开展探索石墨烯的应用工作。石墨烯在相关电池等方面运用
2011年11月08日 更新近期,国内第一条千吨级干喷释湿法碳纤维st700生产线在江苏连云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开始试生产。st700碳纤维代表碳纤维世界先进水平,它的试生产对于我国碳纤维新材料的研发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表示,通过两年的继续努力,公司终于成功把千吨级生产线的st700碳纤维正式试产,十几天后,第一批产品将会下线。“现在的这种干喷湿法的工艺难度非常大,国内还没有一家工厂、科研单位可以做出,我们这次把这一套工艺成功的试行了千吨级的生产,对于我们国家碳纤维新材料来讲都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据了解,st7
2011年11月07日 更新美国科学家表示,他们研发了一种人工合成高质量石墨烯的技术,新方法不仅可控且可进行扩展,有望为下一代电子设备的研制铺平道路。相关研究将发表在今年的第11期《碳》杂志上。 石墨烯模型 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的厚度,是迄今最薄也最坚硬的材料,其导电、导热性能超强,远远超过硅和其他传统的半导体材料。科学家们认为,石墨烯有望彻底变革材料科学领域,未来或能取代硅成为电子元件材料,广泛应用于超级计算机、柔性触摸屏、环保和医疗设备、光子传感器以及有机太阳能电池等诸多领域。 要让石墨烯更好地应用于
2011年11月07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