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吉林省吉林市科技局获悉,经过国家科技部批准,吉林市正式成为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据介绍,此基地为全国唯一。 吉林市科技局局长缴润利说,吉林市成为国家级的碳纤维基地当仁不让,这里不仅仅是中国碳纤维的摇篮,而且具备许多优势,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011年06月02日 更新5月30日上午,在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的新产品鉴定会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顺利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邢球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姚穆、周国泰等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纺织业方面的知名院士与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经鉴定,认为该材料制品性能稳定,生产工艺先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建议尽快在国内市场推广应用。 高性能碳纤维产品是由航天四院历经三年多的攻关,自主创新研制而成。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伴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及国
2011年06月01日 更新碳纳米管通常分为多壁和单壁碳纳米管,都具有晶体的结构特征,而非晶碳纳米管与晶体型碳纳米管有着不同的管壁结构,表现出了非晶体的特征,这种结构上的不同使其有着不同于晶体型碳纳米管的应用前景。目前,非晶碳纳米管主要可由化学气相沉积和电弧放电等方法制备,由于对其生长机理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故而尚未找到非晶碳纳米管可控制备的有效手段。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赵廷凯副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金属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柳永宁教授,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温控电弧炉大批量制备出了非晶碳纳米管,相关成果已发表在《碳》(Carbon)和《科学通报》(Chinese Scie
2011年05月26日 更新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课题组在石墨烯材料的高效样品富集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1, doi: 10.1002/anie.201007138)上。 对于复杂环境样品中的痕量污染物分析,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相比高速发展的分析仪器技术,样品前处理技术目前仍然是环境分析中的瓶颈问题。石墨烯材料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稳定的物化性质和π电子共轭体系,因此有望成为一种优异的吸附材料用于高效样品
2011年05月24日 更新一片树叶大小的碳纤维材料重量还不到同样大小铝合金材料的一半,强度却高出一倍。这项在哈工大科技园区内诞生的最新成果不仅标志着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也意味着城市与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构筑“融合”发展模式的一次成功尝试。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是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且民用领域规模远大于军用领域,主要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军机与民机、汽车与舰船、石油化工、机械加工、电子产品、体育器械等方面。在市科技局牵头下,在该领域有着科研优势的哈工大参与到哈市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产业联合体中,并得到哈市450万元的科技经费支持。
2011年05月19日 更新近日,科技部经过两轮专家评审,确定了2011年度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立项课题。宁波市科技局推荐的3个课题全部通过立项,是宁波市历年来立项数最多的一次。 宁波市获准立项的3个课题分别是:浙江万里学院钱国英教授承担的《中华鳖优良营养性状形成和稳定的分子机理研究》、宁波大学陈红兵教授承担的《X射线探测晶体钨酸镉的色心、辐照损伤与生长方法的研究》、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方征平教授承担的《磷氮阻燃剂-碳纳米管协同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这3个课题的实施,对于培养我市基础研究团队和学术带头人,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链接
2011年05月18日 更新在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材料摩擦学课题组在氧化石墨烯纸离子注入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Carbon (2011,49,3141-3147)上。 离子注入是一种常用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可对材料表面形貌、结构及化学物理特性进行改善。本课题组采用Ti离子注入对氧化石墨烯纸进行改性。实验中发现,在一定剂量Ti离子的注入下,不仅能够得到结构新颖的石墨烯纸,而且石墨烯纸表面出现非晶结构。 此方法不仅为石墨烯基材料的改性提供了新思路,并且
2011年05月13日 更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张广宇研究组自2009年成立以来,一直把石墨烯纳米结构的可控加工及其输运性质的研究作为课题组的一个重要方向。石墨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两维结构材料,表现出独特的电学、力学、光学和其他新奇的物理特性。张广宇研究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利用自制的远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系统,首次成功实现了石墨烯的可控各向异性刻蚀,得到了近原子级规则的Zigzag边缘结构,并利用这种干法刻蚀技术结合电子束光刻技术首次实现了对石墨烯纳米结构的精确加工和剪裁【Advanced Materials 22, 4014, (2
2011年05月11日 更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纳米尺度科学和工程中心主任张翔(音译)领导的科研团队将石墨烯铺展在一个硅波导管的顶部,建造出了这款能打开或关闭光的光调制器(调制器是控制数据传输速度的关键),其调制速度目前为1吉赫(千兆赫),但从理论上来讲,未来单个光调制器的调制速度可达500吉赫。 科学家们发现,施加不同电压,石墨烯中电子的能量(费米能级)会改变,而石墨烯是否吸收光线也会决定其费米能级。当施加充足的负电压时,电子被吸出石墨烯并不再能吸收光子,因此,当光子通过石墨烯时,石墨烯完全透明,光被“打开”。当施加某种正电压时,石墨烯也是透明的,
2011年05月11日 更新最近,全球领先的碳素石墨材料及相关产品制造商西格里集团与日本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MRC SGL原丝有限公司(MSP)成功启动并按期开始生产碳纤维原丝。 据了解,位于三菱丽阳株式会社日本大竹生产基地的合资公司已结束试运行,开始进行碳纤维原丝的工业生产。该工厂未受到此次大地震的过多影响,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按计划向位于美国华盛顿摩西湖的西格里汽车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第一批聚丙烯腈(PAN)基原丝。 据悉,西格里集团正在美国摩西湖兴建一座年产能约3000吨的碳纤维厂,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正式投产。摩西湖工厂所产的碳纤维随后将被送到西
2011年05月09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