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宝安(000009)4日晚间宣布,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特瑞”)启动了创业板上市的准备工作。该公司曾在日前石墨烯概念炒作中充当急先锋角色。 中国宝安称,贝特瑞公司将向中国证监会、深圳证监局、国家环保部等监管部门申报相关材料。鉴于目前上市公司将控股子公司分拆至境内创业板上市的问题,尚未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贝特瑞能否顺利IPO尚存变数。 今年以来,由于有券商发布贝特瑞拥有价值巨大的石墨矿的研究报告,引发了中国宝安股价暴涨,但该公司却一再进行了否认。一时间,中国宝安是否拥有石墨矿资源以及石墨烯的研发进展
2011年05月06日 更新极高的电子迁移率使石墨烯具有理想的条件,电子穿过石墨烯时,大约有100倍的迁移率,这是对比硅而言,石墨烯还具有卓越的强度,而且事实上,它几乎是透明的(2.3%的光可被吸收;97.7%的光可被传输),这些都使它成为理想的候选材料,可用于光伏领域,超薄透明石墨烯膜就可替代金属氧化物电极。因此,它可能是一种很前途的替代材料,可替代铟锡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是目前标准的透明电极材料,石墨烯用作电极,可用于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iPad和智能手机使用的触摸屏,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显示器,这种显示器用于电视和计算
2011年05月06日 更新单壁碳纳米管(SWCNT)的发现被认为是纳米科技的里程碑之一。目前,SWCNT主要可由电弧放电、激光蒸发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制备。由于对其生长机理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故而尚未找到对SWCNT精细结构调控的有效手段,所有方法制备得到的样品均为不同直径、长度和导电属性SWCNT的混合物。 自2009年起,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SiOx非金属催化剂生长单壁碳纳米管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和《ACS纳米》等刊物上。 SWCNT的制备通
2011年05月05日 更新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21日报道,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的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厚度和纸相当、强度比钢还高的石墨烯复合材料,这种纳米结构的石墨烯材料复验性测试结果良好,有望在汽车制造、航空工业、电子以及光学等领域引发革命性变革。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应用物理学》杂志上。 由悉尼科技大学王国秀(音)教授带领的这个研究小组,通过合成法和热加工法对石墨进行提纯和过滤,进而将其制成像纸一样薄的薄片。这种石墨烯纸(GP)在微观上呈单层六角形碳素晶格结构,具有独特的热学、电学和机械性能。对比实验显示,与普通钢材相比,石墨烯纸在重量上要轻6倍,密度
2011年04月22日 更新江苏泛达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近日在金湖开工,工程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达2.5亿美元。该项目由美国Fentus控股公司和常州鼎杰床服公司合作投资,一期投资1000万美元,引进一条年产2000吨的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2011年7月份批量生产,产品主要为国内外大型海上风力发电叶片生产厂家配套。
2011年04月22日 更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董绍俊院士课题组日前利用化学法合成出血红素功能化的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 这种新的纳米材料在水溶液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具有血红素和石墨烯的优良性能。该方法简便、快速、经济效益高,而且无需DNA底物进行标记,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室温下利用肉眼直接观察。由于操作简便、特异性好,该方法在单碱基突变等遗传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病原学诊断和遗传性疾病论断带来希望。
2011年04月22日 更新全球领先的碳素和石墨材料制造商西格里集团(SGL Group – The Carbon Company)在近日举行的法国巴黎JEC复合材料展览会上展示了用于战略性发展产业的创新产品解决方案,涉及汽车、航空与风能等行业。参展品包括从原丝、碳纤维、织物、预浸料到结构部件成品的整个价值链的产品与应用。 碳纤维与复合材料业务部副主席Jürgen Köhler博士认为;“今年JEC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材料的更新换代,通过使用创新材料来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保护自然资源。对于汽车及其他行业,碳纤维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与宝马集团的合资
2011年04月19日 更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与其同事因制成石墨烯而荣获去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日前,他和同事又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石墨烯能有效传导电子自旋,有望成为下一代基于电子自旋的电子元件材料。 目前的电子元件基本上都是利用电子具有电荷这种性质,电荷的传导能够形成电流并成为电子元件工作的基础。然而,电子还具有另一种被称作自旋的性质,如果能够加以开发利用,可制造出比现有电子元件更小、更快的电子元件。但是,寻找能够有效传导自旋的材料成为一个难题。 海姆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发现如果给石墨烯施加一个特殊磁场,就可以
2011年04月18日 更新最近,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的成会明、任文才带领的石墨烯研究团队在石墨烯三维体材料的宏量制备和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他们采用兼具平面和曲面结构特点的泡沫金属作为生长基体,利用CVD方法制备出具有三维连通网络结构的泡沫状石墨烯体材料。研究发现,这种石墨烯体材料完整地复制了泡沫金属的结构,石墨烯以无缝连接的方式构成一个全连通的整体,具有优异的电荷传导能力、~850 m2/g 的比表面积、~99.7%的孔隙率和~5 mg/cm3的极低密度。并且,这种方法可控性好,易于放大,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可以调控石墨烯的平均层数、石墨烯网络的比表面积、密度和导电性,并
2011年04月13日 更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宋波和方海平采用最新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及其在碳纳米管束中扩散的动态行为。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4, 1379 (2011),IF=8.5)。 高充电-放电效率、高容量、高可循环性的能量储存装置是本世纪能源问题的一个核心挑战。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广受关注的能量储存装置,利用纳米材料修饰的锂电池电极被认为能够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揭示锂离子在纳米结构中的运动规律及其机理,可以有力地推进基于
2011年04月12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