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4月29日讯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Lux Research表示,随着中国企业加入全球供过于求的碳奈米管(CNT)与石墨烯市场,中国已在碳奈米管与石墨烯的研究与制造方面取得领先优势,从而带动了价格下滑以及造成利润侵蚀,甚至可能导致这一兴起中的产业重新洗牌。 Lux Research分析师Zhun Ma在最近发布一份有关「评估中国的碳奈米管与石墨烯发展」的报告中表示:Lux预期全球石墨烯奈米颗粒与碳奈米管的市场需求在2018年时将分别达到1,520吨和2,016吨。然而,光是中国本身就足以满足全球在2016年以前的石墨烯奈米颗粒需求。同样
2014年04月29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4月15日讯 近日,在北京市科委纳米科技专项支持下,清华大学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碳纳米管导线,并开展了脑起搏器电极、碳纳米管导线原型直流电机应用研究。 碳纳米管具有轻质、高强以及导电、导热性能优异等特点,有望取代传统金属导线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得到应用。常规碳纳米管制备方法会导致金属纳米管与半导体纳米管的混合,其中半导体属性约占2/3,造成碳纳米管导线电导率比铜导线低两个数量级,严重制约了碳纳米管导线的实际应用。 清华大学韦进全团队采用控制工艺参数方法,将碳纳米管导线金属性比例提高到1/2,实现高品质碳纳米管薄膜和长丝
2014年04月15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4月1日讯 日本东北大学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机构(AIMR)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在细胞培养基质材料上垂直排列碳纳米管(CNT)的技术。据称已确认由此可获得约为水平方向40倍的导电率。使用该材料培养肌细胞时,肌细胞的分化及成熟效率得到了提高。该技术有望应用于再生医疗及生物传感器等广泛用途。有关成果已于2014年3月19日刊登在《Scientific Reports》的在线版上。 作为可支撑再生医疗的技术,开发能够立体促进细胞与细胞间粘接以及细胞立体连接的基质材料愈发重要。其中,使用拥有生物相容性,并含有大量水分子的“水凝胶(
2014年04月01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3月26日讯 在北京市科委纳米专项支持下,北京大学曹安源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轻质多孔、大尺寸、高吸附性能、可再生利用的碳纳米管海绵材料,这是北京市在碳纳米管宏观体合成与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又一新进展。 纳米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多样的表面改性方法、优异的力学和光电性能,在环境领域(如催化、过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北大曹安源教授团队研制的宏观块体碳纳米管海绵孔隙率达99%,在电子显微镜下观测是由无数碳纳米管互相搭接形成的一个三维空间网络结构,可实现在油水混合的环境下选择性地吸附达自身重量100倍以上的油污,对柴油、汽油、稀释原油、食
2014年03月26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2月25日讯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仇志军与教授刘冉领导的团队,在揭示有机薄膜晶体管性能稳定性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一种水氧电化学反应与有机薄膜载流子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模型,这有望加速柔性电子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相关论文近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 从2008年起,复旦大学联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开始针对有机薄膜晶体管展开系列研究,并发现如果对这些有机材料进行某种程度的修饰,比如采用碳纳米管掺杂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就可显著改善其电学性能。经过5年多的不断尝试、试验,该科研团队已成功将有机薄膜迁移率提高了四个
2014年02月25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2月14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意大利罗马大学、拉奎拉大学和法国南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制出一种碳纳米管(CNT)海绵,能够吸收水中化肥、农药和药品等污染物,净化效率超过之前方法的3倍。经掺杂硫后,还可提高吸收油污的能力,有可能在工业事故和溢油清理方面一显身手。该研究结果刊登在近期的《纳米技术》上。 碳纳米管是由类似石墨结构的六边形网格卷绕而成的中空“微管”。它所具有的非凡化学和机械性能,可以形成从防弹衣到太阳能电池板一系列的应用。被奉为废水处理极好选择的碳纳米管面临的一大难题是,这种超微粒细粉很难操控,最终会散落到处
2014年02月14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2月12日讯 据英国工程师网报道,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均匀的多壁碳纳米管涂料,可降低常用泡沫内饰的易燃性。 与未经处理的泡沫内饰相比,碳纳米管涂覆聚氨酯泡沫体的燃烧性能降低了35%,可成功抑制火焰的蔓延,防止泡沫熔化。 据悉,该涂料是从两种聚合物之间挤出纳米管,并在顶部叠放了4层薄膜。但在此之前,研究人员的多次尝试都没能让碳纳米管牢固的粘附在泡沫表面。因此,研究人员选择对碳纳米管本身进行改性,借助于制造DNA分子粘棒中的细胞培养技术,将含氮分子(氨基)连接到纳米管表面。改性后的碳纳
2014年02月12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月20日讯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国内内需趋缓的经济环境下,很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经营困难继续加大,然而,在美丽的姑苏之城、运河之滨的吴江市华诚电子有限公司却是另外一番热火朝天的场面。 据了解,吴江市华诚电子有限公司利用全新专利技术开发生产的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碳素材料,已经完成了量产前期的研发,开发了量产化的设备,有望解决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批量生产,在保证产品的纯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这些材料的生产成本。 吴江市华诚电子有限公司这一研发成果是材料科学的一大突破,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是纳米材料发
2014年01月20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月17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6日报道,通过在纳米尺度上采用一种独特的三明治结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可大幅降低泡沫制品的可燃性。研究人员称,新技术有望将因软装饰引发的火灾减少三分之一。相关论文发表在专业期刊《固体薄膜》上。 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发明的這项新技术,将多壁碳纳米管与两种高分子材料像三明治一样组合在一起,并将这种3层材料连续叠加了4层。这种听起来相当“厚实”的纳米材料,实际上即便用“薄如蝉翼”来形容也绝不为过——其整体厚度达不到人类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
2014年01月17日 更新中国粉体网12月31日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斯万森工程学院的工程师们研制出了一种新形式的“零维”碳纳米管,科学家们未来或可用此制造出超薄的电子设备和人造细胞,研究发表在著名的《德国应用化学》杂志上。 该研究的主要领导者斯蒂芬·利特尔副教授表示:“自从问世以来,碳纳米管就承载了科学家们变革电子学、材料科学甚至医学的梦想。‘零维’碳纳米管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制造出超薄且超快电子设备的可能。科学家们甚至还能用这种‘零维’碳纳米管制造出超坚固且超轻的汽车、桥梁和飞机。” 然而,要想让碳纳米管真正实现其潜能,科学家们面
2013年12月31日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