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价格
  • 报告

客服热线:
18669518389

您所在的位置:
中粉资讯>碳材料粉体 >碳纳米管价格行情
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全晶片数字电路首次研制成功

报道,最近,美国斯坦福和南加州大学工程师开发出一种设计碳纳米管线路的新方法,首次能生产出一种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全晶片数字电路,即使在许多纳米管发生扭曲偏向的情况下,整个线路仍能工作。   碳纳米管(CNTs)超越了传统的硅技术,在能效方面有望比硅基线路提高10倍。第一个初级纳米管晶体管诞生于1998年,人们期望这将开启一个高能效、先进计算设备新时代,但受制于碳纳米管本身固有的缺点,这一愿景一直未能实现。   “作为未来的密集型高能效集成电路,碳纳米晶体管极具吸引力。然而当人们想把它们用在微电子领域时,却遭遇到巨大的障碍。最主要的就是它们的位置

2012年06月18日 更新
欧盟新型碳纳米管领域的研发动向

近20年,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强化了碳纳米管(CNTs)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创新活动。碳纳米管,以其狭长的针丝状结构,在世界已知物质中具有最高的强度重量比和优良的物理电化学特性,而广泛应用于医学、航空航天和电子制造等行业。碳纳米管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因为其复杂的生产工艺和昂贵的成本价格,以及远低于理论值的可制造长度。 欧盟第六、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6&FP7)资助支持的碳纳米管技术研发项目,目前主要集中于利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和激光气化方法的新型技术成果,开发出基于碳(Carbon)、硼(Boron)和氮(

2012年06月18日 更新
“973”碳纳米管项目研讨会在桂召开

科技部“973”计划项目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方法及规模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研讨会日前在广西桂林召开。该项目旨在实现碳纳米管的规模化应用。   据介绍,该项目于2011年1月立项,要求在2015年8月完成。截至目前,项目组已在高纯度、结构可控碳纳米管的低成本、大批量制造技术,碳纳米管/橡胶复合材料的研究,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碳纳米管电极材料及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从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了解到,该中心承担了该项目的第三个子课题——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及规模化应用研究课题中,碳纳米管/橡胶复合材料的优

2012年05月14日 更新
碳纳米管电极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

碳纳米管森林可以有效替代铂(platinum)电极,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这项新的研究是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进行的。   这种单壁碳纳米管阵列的培育工艺是莱斯大学发明的,具有更大的电活性,而且比铂金更便宜,铂是常见的催化剂,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娄军(Jun Lou)表示,他是莱斯大学的材料科学家。结合新开发的硫化电解质,他们可制成更有效率和更强大的太阳能电池,成本只有目前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的一小部分。   与娄军共同牵头的研究人员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林

2012年04月20日 更新
美用碳纳米管合成纳米亲油物质

美国赖斯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发现,生产碳纳米管时在碳中添加少量的硼,能够获得固态、海绵状且可重复使用的亲油块状物质,它具有极强的吸油能力,有望用于水面漏油的清理。   这是科学家首次将硼添加在纳米管中形成共价键结构且具有极强特性的纳米海绵状物质。两所大学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与美国其他大学以及西班牙、比利时和日本的科学家开展了合作。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网站上。   文章主要作者、赖斯大学材料学研究生丹尼尔·哈西姆表示,他们开发出的物质同时具有厌水性和亲油性。这种纳米海绵状物质的密度极低,内部99%为空气,这

2012年04月19日 更新
碳纳米管存在独特“遥感焦耳热效应”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1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只在纳米领域才有的“遥感焦耳热效应”:当碳纳米管通电时,其附近物体会发热,而纳米管本身却仍然是冷的。研究人员指出,理解这种现象有望带来一种全新的计算机处理器制造方法,其能以更快速度运行却不会过热。   焦耳效应已广为人知,给一根金属线通电时,其中的自由电子会在原子之间来回反射,使原子振动而发热。研究人员想看看给碳纳米管通电时的焦耳效应。他们利用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约翰·卡明斯实验室开发的电子热显微镜技术,绘制出纳米电设备产生热量的位置,观察碳纳米管的通电效果,看

2012年04月12日 更新
美国证实碳纳米管生长控制理论

美国莱斯大学Yakobson教授在2009年提出了利用手性控制生长位错理论,描述了碳纳米管是如何由单原子线织成螺旋形状碳纳米管的。近期俄亥俄州空军研究实验室的实验已证实了该生长理论,纳米管的手性控制其生长速度,扶手椅型碳纳米管生长速度最快。 研究人员通过拉曼光谱分析了碳纳米管的生长,并快速了解了碳纳米管生长开始点和终止点。研究表明,手性碳纳米管具有特定生长率,可以通过影响生长条件,实现特定的手性增长。

2012年03月28日 更新
首个10纳米以下碳纳米管晶体管问世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日(北京时间)报道,来自IBM、苏黎世理工学院和美国普渡大学的工程师近日表示,他们构建出了首个10纳米以下的碳纳米管(CNT)晶体管,而这种尺寸正是未来十年计算技术所需的。这种微型晶体管能有效控制电流,在极低的工作电压下,仍能保持出众的电流密度,甚至可超过同尺寸性能最好的硅晶体管的表现。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纳米快报》杂志上。 很多科研小组都致力研发小尺寸的晶体管,以切合未来计算技术对于更小、更密集的集成电路的需要。但现有的硅基晶体管一旦尺寸缩小,就会失去有效控制电流的能力,即产生所谓的“短沟道效应”。

2012年03月01日 更新
中科院物理所:碳纳米管薄膜简洁超级电容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纳米材料与介观物理”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高的碳纳米管薄膜简洁式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1, 4, 1440)上。 开发长循环寿命,高比能量和高功率密度的储能器件一直是诸多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如电动汽车等许多领域对电源功率的要求大大提高,已经远远超出了电池的承受能力。传统的电容器虽然功率非常大,但其能量密度有限,也不能

2012年02月28日 更新
碳纳米管高效光伏倍增效应技术

“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吉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如果说《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这段文字给我们昭示的是光伏产业不可限量的未来,那么在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北京大学彭练矛教授的科研团队取得的“实现碳纳米管的高效光伏倍增效应”研究成果则有望将光伏产业的这一目标拉近许多。专家认为,该突破性成果将推动碳纳米管这一有望对下一代光伏技术产生重要影响的新材料的实际应用,对光伏产业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彭练矛教授介绍,作为典型的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具有极其优异的电学和光电特性。碳纳米管材料不但是理想的纳电子材料,

2012年02月27日 更新
共448条,分45页,每页10条,当前显示第37页
1... 34353637383940... 45 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