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价格
  • 报告

客服热线:
18669518389

您所在的位置:
中粉资讯>碳材料粉体 >碳纳米管价格行情
日本开发单层碳纳米管量产技术工业生产设施

中国粉体网12月30日讯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以下简称产综研)与名城碳纳米公司于2013年12月24日宣布,利用产综研开发的单层碳纳米管(CNT)制造技术“eDIPS法”(enhanced direct injection pyrolytic synthesis method,增强直喷热解合成法)开发出了工业生产设施。   与名城碳纳米以前基于电弧放电法的原有制造工艺相比,新设施的量产效率达到了前者的100倍。该公司计划从2014年开始提供在新设施生产的单层CNT样品。   eDIPS法是由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之一—气相流动法改进而

2013年12月30日 更新
多家涉纳米上市公司掀起纳米新材料投资热潮

中国粉体网12月18日讯 纳米新材料,对于大众而言,并不是一种陌生的物质,而新材料的价值,正是根植于应用领域的创新。   据悉,一种3D纹理太阳能电池明年将在国际空间站进行实验测试,届时国际空间站每天可出现16次“日出”,因此能够充分接收太阳光线的照射。   将进入太空的这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是由碳纳米管(一种纳米新材料)制成,其外表覆盖一层光吸收材料。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径向尺寸为纳米量级,轴向尺寸可达微米量级)的一维量子材料,具有典型的层状中空结构特征,一般管的两端有端帽封口。碳纳米管可以只有一层,也可以有多层,分别称为单层碳纳米

2013年12月18日 更新
美开发碳纳米管传感器 测血糖无需采血

中国粉体网12月5日讯 为了使纳米粒子可注射,艾弗森附加了聚乙二醇(PEG),一种可以抑制血液中粒子聚集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研究带头人博士后妮可·艾弗森在斯特拉诺实验室制造出了可用作长期监测的碳纳米管传感器,并将其植入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下,以监测他们的血糖或胰岛素水平。

2013年12月05日 更新
美研究人员突破碳纳米管技术 大规模生产成可能

中国粉体网11月29日讯 据科技日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能将比头发丝还细十万分之一的碳纳米管焊接在一起的新技术,完成了世界上最迷你的焊接工程。研究人员称,该技术有望大幅提高相关设备的性能,为碳纳米管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可能。

2013年11月29日 更新
碳纳米管—代替硅的下一代新材料

中国粉体网11月7日讯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日前报告,他们已经建成世界上第一台完全使用碳纳米管做晶体管的计算机。虽然还只能算是个原型,但是人们已经可以预见一台理想的碳纳米管电脑:它将比现在的硅芯片电脑更小、更快、更节能。 计算机并不是生来就如此小巧便捷的。第一台电脑在1946年诞生的时候,占据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170平方米的大房间,跟一辆坦克差不多重,全身插满了真空管和二极管;而30年后,一片边长不到1厘米的正方形硅芯片就能拥有和这个庞然大物一样的计算能力。这就是新材料的伟力。 作为长期以来最具商业影响力的半导体材料

2013年11月07日 更新
中科院在碳纳米管的限域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粉体网10月28日讯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包信和院士、潘秀莲研究员带领团队,在碳纳米管的限域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碳纳米管可被认为是由石墨烯片卷曲形成的一维管状材料,其曲率导致原本对称分配的π电子云发生畸变,由管内向管外偏移,在管内外形成电势差。 然而,小管径中限域催化剂的制备技术以及有效的表征手段一直是该领域的瓶颈。 而近日该研究组成功实现了在管径小至1.5纳米左右的单壁碳管内高效组装限域催化剂,并利用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

2013年10月28日 更新
“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及其超级电容研制”课题通过验收

中国粉体网10月16日讯 近日, 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对清华大学魏飞团队承担的“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及其超级电容研制”课题进行了验收。   清华大学魏飞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针对高端超级电容器应用的需求,开发了低成本的流化床法连续制备超高纯、超高比表面积、形貌和结构可控单壁碳纳米管的宏量制备技术。使用该技术制备的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孔结构可调等特点。目前已在清华建立一条批量制备(产量3kg/h)生产线。使用这种材料制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能量密度可达15-20 Wh/kg,功率密度达到10kW/kg,并可实现50万次的循环性。目前清华大学已与

2013年10月16日 更新
澳洲科学家利用废塑料袋生成碳纳米管

中国粉体网10月14日讯 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是众所周知的,而如今的废塑料袋回收体系并不完善,导致了白色污染肆虐,近日获悉,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科学家将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切成片后然后放入熔炉中进行蒸发,之后得到的碳数量不但超过了目标值,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并未生成任何的有毒物质。   目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Tariq Altalhi则发现,其实任何碳源都能在碳纳米管生成过程中使用。该所学校的化学工程学院研究人员早前已经研发出了在氧化铝膜上生成碳纳米管的方法。   在20世纪70年代末,新西兰科学家发现在两个石墨电极间通电产生电火花时,电极

2013年10月14日 更新
慕尼黑工业大学以碳纳米管研发气敏传感器

中国粉体网10月11日讯 由慕尼黑工业大学研究人员研发的这种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融合了多种独特的特性,这些特性是当前其它技术无法达到的。它们可以迅速检测并持续跟踪到氨气、二氧化碳以及氧化氮混合气体中极细微的含量变化。另外,它们还可以在室内工作,而且消耗的能量很少。此外,通过慕尼黑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在论文中介绍,这种传感器还可以结合到可弯曲包装材料中,使之前人们关于食品包装袋带有可弯曲、可再利用的气敏传感器的设想成为现实,这种传感器可以提供一种比保质期更有意义的食品新鲜度指标。这种智能包装安全无毒无毒,因此可以用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并极大地减少食物浪费。

2013年10月11日 更新
日本开发导电性更加优良的新型碳纳米管

中国粉体网9月29日讯 日本信州大学研究小组在碳纳米管中成功植入结晶性硫原子链,制成导电性更加优良、在空气中更加稳定的新型碳纳米管。据称该成果属世界首次,已刊载在7月12日发行的英国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固体硫原子成环状,不通电。研究小组在真空中使硫原子蒸发,再将其导入1纳米左右的碳纳米管中形成结晶性硫原子链。经X光观测,在稍粗的碳纳米管中结晶性硫原子链呈Z字形排列;在稍细的碳纳米管中呈直线形排列,均具备导电性能。 据介绍,制成的新型碳纳米管导电性能更加优良,且在300度以下的空气中呈现稳定状态。

2013年09月29日 更新
共453条,分46页,每页10条,当前显示第35页
1... 32333435363738... 46 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