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价格
  • 报告

客服热线:
18669518389

您所在的位置:
中粉资讯>碳材料粉体 >碳纳米管价格行情
日本专家研究出新型碳纳米管复合新材料

中国粉体网9月22日讯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以下简称“产综研”)开发出了一种新材料,通过组合单层碳纳米管(CNT)和铜(Cu),实现了与铜同等的电导率,以及约达到铜100倍的载流量(也叫最大电流密度)。该研究所表示,这种CNT-Cu复合材料不仅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且重量轻、耐高温,因此可以作为超小型高性能半导体芯片的布线材料使用。      目前为止,半导体芯片的总体布线及芯片间布线材料一般使用铜、铝(Al)、金(Au)等金属。不过,这些金属的电导率虽然较高,但载流量不一定很大。施加一定数值以上的高电压时,这种电压会导致原子结构崩溃,就会造成电

2013年09月22日 更新
碳纳米管的技术研究及应用探究

中国粉体网9月11日讯 作为新一代高科技材料,碳纳米管在众多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前景,它正在不断突破边界,衍生出无限可能。国内外在碳纳米技术方面的研发十分活跃并不断取得进展,使得碳纳米管在电子、医疗、工业等领域均有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      电学领域:高储能电池      碳纳米管具有非常高的表面积、导电性能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是电化学领域所需的理想材料。      铜线一直以来以其成熟的使用历史及良好的导电性能被用于电气系统。但在现代系统中,伴随功能性需求的增加,铜导线在重量和易被腐蚀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而由碳纳米管制成的导线,重量仅是

2013年09月11日 更新
碳纳米管或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纳米材料

中国粉体网8月26日讯 在纳米材料中,碳纳米材料一直是近年来国际材料科学的前沿领域之一。而碳纳米管在纳米材料中最富代表性,性能最优异,在各个领域引起普遍关注。科学家们还预测,碳纳米管将成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纳米材料。   碳纳米管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有着极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其密度只有钢铁的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单位质量上的拉伸强度,却是钢铁的276倍之高,远远超过目前人类发现和制造的其他任何材料。   “碳纳米管有五种特性是其他材料无可替代的。首先它的硬度是钢铁的100倍,但是重量却只有钢铁的1/6;二是它的导热性

2013年08月26日 更新
清华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制备出世界最长碳纳米管

爬上“梯子”摘星星,坐着“电梯”去月亮,这些科幻的场景,将有可能成为现实。近日,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世界纪录,这也是目前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相关内容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上。   碳纳米管是迄今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之一,其单位质量上的拉伸强度是钢铁的276倍,远远超过其他材料。《科学美国人》杂志曾提出“在地球与月亮之间搭建一座天梯”的诱人梦想,但跨越如此长的距离而不被自身重量拉断的材料,只有碳纳米管,并且是批量制备,具有宏观长度、理论力学性质、单

2013年07月17日 更新
我国科学家实现氢气在碳纳米管中的有效存储

中国粉体网7月10日讯 氢气是世界上最轻的气体,密度仅为空气的1/14, 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燃料,其能量密度接近传统化石燃料的3倍,且燃烧后的最终产物只有水,可实现对环境的零污染排放。因此,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能 源,有望代替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解决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然而,氢气易燃、易爆、易扩散,需要庞大而笨重的高压钢瓶来存储,不 但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且氢气储存效率极低,极大地限制了氢能在运输工具中的应用。因此,发展安全、低成本、高效率的氢储存技术迫在眉睫。 最近,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成都绿色能源

2013年07月10日 更新
超顺排碳纳米管产业化项目入驻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

中国粉体网6月21日讯 6月18日,由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范守善带领团队研发的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入驻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据悉,该成果历经10余年,实现了从原创性基础研究到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全过程,目前已推出碳纳米管薄膜手机触摸屏等产品,年内产能将达到300万片/月。   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是由高质量的碳纳米管整齐排列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可直接制膜或者拉丝,在触摸屏、超细导线、瞬时加热器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空间。   2002年,范守善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制备出超顺排碳纳米管材料,相关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

2013年06月21日 更新
天津碳纳米技术实现产业化

[核心提示]碳纳米管,这种粗细仅相当于头发丝五千分之一的细丝,能被制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导航仪等智能化电子产品的必备部件――高精度触摸屏,便利人们的生活。近期,全球首个碳纳米管触摸屏现在津产业化,使碳纳米技术走出实验室,为实际生产生活所用。 记者从市科委获悉,全球首个碳纳米管触摸屏现已在津产业化,并在华为、中兴、酷派等品牌的智能手机上成功应用,不仅打破了外国企业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还在一年间获得了数亿元的效益,小小纳米丝由此“织就”大产业。   记者日前来到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厅时,副厂长赖育德正拿着一个黑色圆盘进行演

2013年06月03日 更新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发出制备碳纳米管新方法

中国粉体网5月28日讯 作为下一代高科技材料,碳纳米管在众多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前景。但现有方法合成的碳纳米管直径和长度各不相同。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合成方法,能按所需直径生产出很长且粗细均匀的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长而中空的管状物,直径通常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具有很多新奇性能,比如韧性高、导电性强等。 名古屋大学教授伊丹健一郎领导的研究小组在27日的英国《自然·化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曾于2009年开发出圆圈状碳纳米环,这是构成碳纳米管的最小部件。研究小组此

2013年05月28日 更新
2013年碳纳米管科研工作突飞猛进

中国粉体网4月17日讯 2013年注定是科技创新的大年,最近两个月有关碳纳米管的科技创新有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先是2月份浙大研究出世界最轻固体材料碳纳米管纤维材料,而后是斯坦福的研究团队发现碳纳米管或将成为硅芯片的替代材料,上个月日本研究显示近红外线照射碳纳米管可杀死癌细胞;如今,3D纹理太阳能电池计划明年进入太空空间站进行实验的消息,将更进一步助增碳纳米管的市场需求。受此消息的提振,A股市场中涉及碳纳米管业务的中国宝安(000009)、南风化工(000737)及紫光股份(000938)或迎来交易性机会。   3D太阳能电池计划进太空   据

2013年04月17日 更新
硅芯片尺寸极限将至:碳纳米管或成替代品

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硅芯片迟早有一天会因为尺寸无法继续缩小而走向终结。哪种材料能替代硅芯片呢?斯坦福的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碳纳米管或许会成为替代材料,该技术可将芯片缩小至5纳米的极限尺寸。   以下是文章全文:   在接下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在电脑硅芯片上蚀刻电路预计将变得越来越艰难,因为芯片的物理尺寸难以无限变小,这促使人们寻找替代材料来取代硅芯片的地位。   哪种材料能替代硅芯片呢?部分研究者对碳纳米管寄予厚望。本周一,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成功地演示了一个简单的微电子电路

2013年02月25日 更新
共453条,分46页,每页10条,当前显示第36页
1... 33343536373839... 46 转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