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资讯
  • 价格
  • 报告

客服热线:
18669518389

您所在的位置:
中粉资讯>碳材料粉体 >碳纳米管价格行情
超顺排碳纳米管产业化项目入驻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

中国粉体网6月21日讯 6月18日,由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范守善带领团队研发的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入驻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据悉,该成果历经10余年,实现了从原创性基础研究到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全过程,目前已推出碳纳米管薄膜手机触摸屏等产品,年内产能将达到300万片/月。   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是由高质量的碳纳米管整齐排列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可直接制膜或者拉丝,在触摸屏、超细导线、瞬时加热器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空间。   2002年,范守善团队在世界上率先制备出超顺排碳纳米管材料,相关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

2013年06月21日 更新
天津碳纳米技术实现产业化

[核心提示]碳纳米管,这种粗细仅相当于头发丝五千分之一的细丝,能被制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导航仪等智能化电子产品的必备部件――高精度触摸屏,便利人们的生活。近期,全球首个碳纳米管触摸屏现在津产业化,使碳纳米技术走出实验室,为实际生产生活所用。 记者从市科委获悉,全球首个碳纳米管触摸屏现已在津产业化,并在华为、中兴、酷派等品牌的智能手机上成功应用,不仅打破了外国企业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还在一年间获得了数亿元的效益,小小纳米丝由此“织就”大产业。   记者日前来到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厅时,副厂长赖育德正拿着一个黑色圆盘进行演

2013年06月03日 更新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发出制备碳纳米管新方法

中国粉体网5月28日讯 作为下一代高科技材料,碳纳米管在众多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前景。但现有方法合成的碳纳米管直径和长度各不相同。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合成方法,能按所需直径生产出很长且粗细均匀的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由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长而中空的管状物,直径通常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纳米是十亿分之一米),具有很多新奇性能,比如韧性高、导电性强等。 名古屋大学教授伊丹健一郎领导的研究小组在27日的英国《自然·化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曾于2009年开发出圆圈状碳纳米环,这是构成碳纳米管的最小部件。研究小组此

2013年05月28日 更新
2013年碳纳米管科研工作突飞猛进

中国粉体网4月17日讯 2013年注定是科技创新的大年,最近两个月有关碳纳米管的科技创新有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先是2月份浙大研究出世界最轻固体材料碳纳米管纤维材料,而后是斯坦福的研究团队发现碳纳米管或将成为硅芯片的替代材料,上个月日本研究显示近红外线照射碳纳米管可杀死癌细胞;如今,3D纹理太阳能电池计划明年进入太空空间站进行实验的消息,将更进一步助增碳纳米管的市场需求。受此消息的提振,A股市场中涉及碳纳米管业务的中国宝安(000009)、南风化工(000737)及紫光股份(000938)或迎来交易性机会。   3D太阳能电池计划进太空   据

2013年04月17日 更新
硅芯片尺寸极限将至:碳纳米管或成替代品

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硅芯片迟早有一天会因为尺寸无法继续缩小而走向终结。哪种材料能替代硅芯片呢?斯坦福的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碳纳米管或许会成为替代材料,该技术可将芯片缩小至5纳米的极限尺寸。   以下是文章全文:   在接下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在电脑硅芯片上蚀刻电路预计将变得越来越艰难,因为芯片的物理尺寸难以无限变小,这促使人们寻找替代材料来取代硅芯片的地位。   哪种材料能替代硅芯片呢?部分研究者对碳纳米管寄予厚望。本周一,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成功地演示了一个简单的微电子电路

2013年02月25日 更新
科学家制备出高强度碳纳米管

理论和实验已证明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强度、韧性和弹性模量,碳纳米管在力学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作为增强体来制备高强度的复合物。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刚度,高比韧性,耐高温,耐腐蚀,抗疲劳及导电导热等功能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到航天航空、汽车、机械、化工和电子等领域,开发和应用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一直是高新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复合物中如何让碳纳米管优异的力学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由于碳纳米管之间存在很强的范德华力,极易产生团聚,导致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很难均匀分散;而且,碳纳米管是由单一的碳原子通过sp3杂化和sp2杂化组成,化学活

2013年02月21日 更新
碳纳米管将取代硅成为处理器芯片材料

至少过去的五十年时间我们全部的计算机、游戏机、智能手机、汽车、媒体播放器甚至是闹钟的处理器核心都是由硅组成的。但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现在认为硅晶体处理器即将达到它们的极限。IBM公司的科学家们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真实的方式抛开硅晶体而转向碳纳米管。 碳是自然界中多才多艺的元素,表现形式包括煤炭、铅笔芯和钻石等。它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石墨烯。你可以把石墨烯想象成有点像分子组成的钢丝网:单个碳原子以六边格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只有一个原子厚的薄层。碳纳米管就是一张石墨烯薄片卷起来形成的一个圆柱。碳纳米管的长度超过它的宽度1亿倍。那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很微小

2012年11月16日 更新
IBM研发商用碳纳米管

IBM研究人员表示,新的碳纳米技术有望为商用带来更小、更快和更强大的电脑芯片。一万多个晶体管组成的纳米管首次被精确地放置在一个标准半导体芯片中。这些碳设备将有望取代硅,使计算元件更加微型化,将引领微电子的未来。   由于快速创新,在过去的四十年里,硅微处理器不断缩小并提高性能,加速了信息技术革命。晶体管一年一年地缩小,已经接近了极限。   碳纳米管代表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性能要优于硅,尤其是用于纳米级晶体管设备。碳晶体管中的电子比硅晶体管中的电子移动快,使数据传输更快。   IBM碳纳米技术为电路建造铺路。需要隔绝半导体纳米管和在晶片上

2012年10月30日 更新
英国利用碳纳米管获得迄今最小全息像素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学术刊物《高级材料》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碳纳米管形成迄今最小的全息像素,从而获取高清晰度的全息影像,这一技术未来有望提升全息图像的视觉感受。 全息影像技术主要指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这种技术曾展现在许多描述未来生活的科幻电影中。 据报告介绍,研究人员利用只有头发丝七百分之一粗细的碳纳米管传导和散射光线,得到了迄今最小的全息像素。通过把许多碳纳米管排列在一块硅片上,研究人员用这些微小的全息像素拼出了“剑桥”这个英文单词的全息图像。 研究人员海德尔·巴特说,像

2012年09月24日 更新
碳纳米管晶体管极具抗辐射能力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电子科技工程师18日表示,他们发现由单壁碳纳米管制作的晶体管(SWCNT)具有在苛刻太空环境中生存的能力。目前他们正在研究电离子辐射对晶体结构的影响,以及支持开发以SWCNT为基础的用于太空辐射环境的纳米电子设备。   实验室材料研究工程师科里·克瑞斯表示,环绕地球外围的电粒子带存在着辐射,太空电子设备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其长时间暴露在辐射环境中而不易受到影响,新的研究显示由碳纳米管制作的晶体管具有极强的抗电离辐射能力,在有电离辐射的情况下其工作性能几乎不变。   通常,电离辐射对晶体管的影响有两种形式,即暂态效应和积累效应

2012年09月20日 更新
共448条,分45页,每页10条,当前显示第36页
1... 33343536373839... 45 转到  页